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完结]曲终人散的落寞
第18天,纳木错乡 - 当雄,32公里。1425公里,至此划上句号。
昨天还想着“终于要骑完了!”,今天到达终点之后,却有一种旅程结束后曲终人散的落寞,高潮之后的虚无感。
铁人上午先起床,去搭车前往扎西半岛去看纳木错,我之前已经去过两次了,还是老老实实睡觉吧。大约下午2点铁人回来,我也已经吃过午饭,然后一起出发,今天只有32公里的路,从纳木错这一侧翻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垭口并不难,海拔仅上升300米,之后就是海拔1000米的下坡到达当雄。然而这7,8公里的上坡路,我们却用了1个半小时,累哭了。最后一天,却赶上逆风最疯狂的一天,平路骑行都很艰难,更别说爬坡了。
我和铁人继续沿着山坡土路推近道,来来往往的游客看到我俩这步履维艰的苦逼样不知作何感想,铁人还遇到了今天搭车载他去扎西半岛的那一家转湖的藏民,其中副驾驶那个人长得很像李安导演,铁人一度还以为就是李安来这边考察取景什么的,后来在微博上搜了一下导演的近况,发现并不是,铁人白激动一场。最后几个发卡弯还是含着泪蹬上去的,几乎每骑500米就要稍微休息一下,这样的逆风,估计待会儿即使是下坡也不容乐观。
人生第5次到达那根拉垭口,早已没有了第一次到达时从这里远眺纳木错的兴奋。铁人倒是很激动,我们都被垭口的风吹凌乱了,他还特别有兴致要在垭口石碑那里拍照,可惜游客蛮多,难免有路人入镜。还有几个游客跟我们打招呼,说盘山公路上来居然见到我们俩是骑车的很意外,还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说从狮泉河来的,游客的眼神表达的意思都是:什么鬼?没听说过。我们也就不解释了,表达了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折腾过来,然后指指自己的脸——都是沧桑的印记啊!
果然不出所料,垭口处风最大,一开始的下坡竟然还需要顶风蹬踩,一公里之后才能自由放坡。但速度也不是很快,18公里的放坡,只有最后9公里才能找到速度与激情的飞一般的感觉。从纳木错景区大门收费站冲出去后,还要骑7公里的平路到达当雄乡,这一段就很轻松了,我们便聊天边慢悠悠地骑。到达与青藏公路交汇的丁字路口时,还看到3、4个骑行青藏线的哥们儿,我们互相寒暄了几句。对于他们来说,终点在拉萨,还要骑160多公里,对我们来说,阿里北线的横穿已经完成。
在这个丁字路口,找个骑友帮我和铁人拍了一个合影,1425公里的路,都在我们身后了
回拉萨的旅途出奇地顺利,我们还在考虑如何能找到车可以连人带自行车一起给我们兜回去,正好路边有一辆貌似是警车的想拉黑活,跟我们说包车400,两人两车一起回拉萨。我们正打算讨价还价时,马路对面的面包车司机走过来,每个人45块钱,自行车也是45块钱,我们亦没还价,买了点吃的和水,上车就走。这次车开得还蛮快,8点左右就到了拉萨。坐在车上看着倒退的风景,带着点点秋意,感觉身体仿佛陷在座椅里进入冬眠,而脑子里也一直恍惚着,回想20天前出发时,又有种时光跳跃的不真实感。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Max
本文来源上一篇:吃最重要!台湾10大知名夜市盘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