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游记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3]在阿里大地上“一错再错”

美骑编辑语:错,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也被写作“措”。我们常听到的羊卓雍错、纳木错、玛旁雍错,用汉语来说就是羊湖、天湖和玛湖。话说昨天在文章末尾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关于摄影方面的问题问作者的,从评论来看好像反应不是hin强烈,我表示有点难过和失望……话说你们真的没有啥想知道的吗?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是在什么时间看骑行游记栏目的呢?


第4天,雄巴乡 - 盐湖乡,94公里

比昨天累,所有辛苦都渴望回报,今天终于开始阿里北线一错再错之旅,藏北大大小小的盐湖,一个个出现在我们沿途的视野中,因为每一次到达都伴随着旅途辛苦,所以那些“错”也就从视网膜一直烙印在了心里,过目难忘,更新日志时已经离开了一个月,但那些错的名字,包括初见时的画面,都还清晰。

上午起床时,独行阿里中线的哥们儿已经出发了,我和铁人依旧是睡到自然醒,外边修房子的当地人已经忙得热火朝天,我们在明晃晃的阳光里刷牙洗脸,去那家川菜馆吃早饭,也就是包子和稀饭,早饭并不结实,导致今天晚些时候因为肚子饿,尤其是缺盐,而骑得很乏力。我的体质就是那种能量转换很快,效率也很高的人,吃饱了力气十足,能迅速把食物转换为肌肉力量,但并不持久,往往刚刚吃完饭,骑了两个小时,就觉得又饿了。由于阿里北线的骑行很少能在路上真正吃一顿中饭,白天就只能靠干粮填充,我的原则是不等到真饿了才吃,而是一边骑一边不停地进食,哪怕是零食——地瓜干,葡萄干什么的都可以。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刚出雄巴乡就见到一个湖,并不大,从颜色上看应该是淡水湖,倒映着蓝天白云还挺好看,我们放下自行车,徒步到湖边的小山坡上,去俯瞰湖面,相似的行为,我们在聂耳错和大盐湖都不遗余力。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格外累——因为我们不仅骑车,还徒步,还爬山!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不知名的淡水湖往前就开始缓坡爬升,但路况很好,砂石路已经被压路机碾地非常平整,我们停在路边吃东西时,还被一群修路工人围着聊天,还邀请我们去他们工地吃饭,甚至邀请我们坐他们的吉普车在荒原里去追藏野驴!我们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们,原因很简单——我们要赶路!大约右侧十多公里外有一片蓝色,是色卡执错,也就只能远眺一下了,骑到海拔4900的垭口之后,开始今天第一个下坡,不像昨天那么幸运,这次是陡坡,而且路况很差,大多数时候都得捏着刹车,眼睁睁看着燃烧身体积累起来的重力势能,浪费在刹车碟片的摩擦热能上。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拐了几个弯之后,下坡路变成一道平直,延伸到远处看到一抹蓝色,线条状,周围有红色的滩涂和白色的盐碱地,这将是我们第一个近距离接触的藏北盐湖——聂耳错!真的很美!一见倾心!几乎是一下子忘记疲惫,又享受着下坡的快感。到达聂耳错近处,我寻见一山头,便将自行车靠路边停,去爬那个山坡,看看视角如何,无奈这里离聂耳错还是太远,爬个30多米高的土坡并不能使湖面的视角开阔多少,于是继续骑,在距离湖边两公里的一处公路旁,爬了一座大约6,70米高的小山,这下角度稍微好一些,聂耳错在天光云影的高对比度下,呈现出油画般的色彩,如梦如幻。之后我们还为了一群藏野驴,几乎快走到聂耳错的湖边。算是在比较近的尺度上拍到了比较满意的照片。

骑过聂耳错,今天的行程只到一半。接下来的后半程几乎是前半程的复制,继续爬一个海拔上升500米的大缓坡,这次的路况就没那么幸运了,不仅仅是搓板碎石,还有一些沙尘路,风化严重的土壤,覆盖着跟沙漠一样的细沙,稍微厚一点就会让自行车陷入,并且对前轮产生一个转向的扭矩,下坡速度快时遇到这种路况还是很危险的,容易发生侧摔。20公里多的连续上坡真是崩溃,而且阿里北线的山都是缓坡,往往是一条看不到头的路横在前方,甚至无法判断在拐弯之前这段直直的缓坡到底有多远,阿里这样的荒原里,判断距离比较难。这种上坡,再加上微逆风,就是一种慢性折磨,堪比马拉松30-35公里的那种煎熬。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我骑在铁人前边一公里处,但是因为实在没有什么食物补充能量,再加上出汗很多没有补充盐分,总是觉得肌肉没力量,偶尔下车推一段,顺便吃点儿海带丝让嘴里有点味道,后悔上午出发前怎么不多买几根火腿肠或者卤蛋!至少有三次,我以为前方路面与天空的交线处就是垭口,但一看GPS的海拔高度还不够5000,便打消幻想,实际上也是如此,上完一个坡,还有下一个坡那么高冷地守在前方,万念俱灰!最后终于看到坡顶经幡飘扬,高度表也差不多5000,此时才感慨一声:“卧槽,终于到了”。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垭口休息时,等到铁人,他也几乎精疲力尽,车子一丢就躺地上了,我们有理由放松一下,因为接下来到盐湖乡的路基本是下坡。

嗯,下坡,是挺爽,但是因为这段刚好在修路,很多便道像茶杯的耳朵一样挨着主路路基,几乎每两三百米就要下便道骑出一段半径不到8米的半圆再兜回主路,而且是伴随着先急下坡再急上坡,这哪里是放坡,简直就是山地速降,而且路况复杂,好几次我在沙尘路拐弯时都险些失去平衡摔车,好几次遇到高隆起的搓板,连人带车颠到空中飞翔......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样的下坡也挺虐心的。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让人绝望的长上坡

最终望见远处的盐湖,以及一片草原尽头的盐湖乡,看看时间也是8点了,为了看北方更远的扎普错,我们第四次停车路边,先走了一公里来到一座岩石小山脚下,然后爬到山顶经幡飘扬的地方,远眺扎普错和大盐湖,其实效果一般,毕竟离湖还是太远了,阿里北线上,大多数湖,都很难找到湖边某处居高点去俯瞰,所以无论是眼睛看,还是相机拍,往往是呈横带状,尤其是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难以体会到藏北盐错的广袤壮美。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左下角是盐湖乡,大盐湖

8点半到达盐湖乡,找到一家青海回民开的餐馆旅社,条件虽然简陋,但居然还有wifi!餐馆的食物也超赞,先是一人来一碗拉条,再切一盘羊排,蘸着辣子椒盐吃,一天的辛苦终于有所报偿。等待晚饭时我出去买了两瓶啤酒,准备晚上回屋喝,厨师小哥说餐馆里不让喝酒,我说我不喝,吃完回屋喝,他说那也不行,不能带酒进来。我只能先把啤酒拿回屋里,心里琢磨着这个回民小哥不太好相处,然而晚上我和铁人在屋里喝啤酒时,这个小哥居然不请自来,到我们屋里跟我俩聊天,他就一直站在门口,一边问着我们的旅途,一边讲述他自己的人生,21岁,但是已经结婚并且有一个孩子,这让年过30的铁人和我情何以堪!他们一家子都是格尔木的,千里迢迢来这里做生意听不容易,到了冬天只会留几个人看店,其他人可以回家过年,他的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似乎是天经地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不曾去看看青海和西藏以外的世界,所以对我们两个北京来的年轻骑行者,很好奇。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远方的扎普错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格尔木回民开的旅馆

我们大约聊了一小时,他离开之前,看着我们的目光分明带着羡慕,可能他觉得有选择的人生或许会更好。

第5天,盐湖乡 - S301省道K949处露营,100公里。

早午饭也是吃得很饱,回民餐馆搞了一大碗羊肉汤,大块大块的羊肉那叫一个鲜美,配上花卷馒头,结结实实填饱肚子。出发时先经过一个检查站,还特意往盐湖边走了一下,味道比较难闻,一种刺鼻的腐朽味道,密密麻麻的黑色的小虫子飞舞,让我想到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那个盐湖,很好看,但是味道实在....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上午的骑行大多是起伏路,路面主要由黑色的渣土构成,比搓板是要好一些,但因为修路,总是要时不时下路基走便道,泥泞的阻力让人头疼,两小时后我已经开始趁着还没有感觉到饿时,一边骑一边啃着早午饭打包的花卷,每骑5,6公里左右会抽根烟犒劳一下自己,碰到风景不错的,也会停车拍拍照顺便等等铁人。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大盐湖出来大约十多公里,北方远处有一个地图上没标明名字的湖,我就擅自命名为“白小浪”错,等以后有机会自驾阿里北线时,一定要开车到湖边看个究竟。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文布当桑乡之前的一块沼泽湿地

今天几乎不太可能直接骑到物玛乡,所以我们也做好了露营的打算,只是希望尽可能多骑一些,这样明天晚上就能到达改则县城,也是整个阿里北线上最“繁华”的一个县城。扎营的话,水源是最大的问题,计划骑到下午7点半左右,开始一边骑一边留意有水源的露营点,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备足饮用水和干粮。离开盐湖乡40多公里之后,来到一片盐沼地,红色的盐碱地亦有油画的质感,东南方向能看到几座雪山,以及天空上的阴云密布,希望老天给力不要下雨。

下午3点骑到文布当桑乡,经过乡村的那段路是水泥路,骑上去觉得好轻松好幸福,可惜只有短短1公里,连个饭馆都没有,我们不得不找个小卖铺休息一会儿,买了泡面,鸡腿和卤蛋作为中饭,在这里我们绝对是外星人一般,随随便便走进小卖部的当地居民都会用好奇甚至惊异的眼神打量我们,有四个藏族姑娘走进来,直接站定在门口,直勾勾望着我们,那一刻我觉得我和铁人就像是博物馆里的牛逼文物,被人用一种非常“认真”的目光观察,大大方方的,偶尔我看她们,目光对视的时候,她们的眼睛会闪躲一下,但只要我埋头吃泡面,余光还是能发现她们还在盯着看。姑娘们,15分钟之后才离开,我吃完点根烟去院子里溜达一下,发现她们还在,然后还是会看,看得我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语言又无法交流,其中一个藏族小姑娘眼神清澈,是个美女,但我又不太好意思拿相机拍照,可惜啊!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好奇的姑娘们犀利的眼神

补给了晚上的食物和水,继续上路,没骑多久就是别若则错,远看是浅蓝色,骑到公路靠近湖边的地方,有车辙的痕迹通向湖边,我们也折向湖边看看,可能跟光线有关,从湖边望去,别若则错是一种浅黄和淡绿相间的颜色,并不惊艳,这是此次阿里北线骑行,我们第一次真正到藏北盐湖的湖边,代价是被两条恶狗威胁,不得不下车推行一段,还拎了一根棍子,以防这两条狗不自量力地扑过来,我们也好给它们点颜色看看。推到离恶狗50米开外的地方,重新开始骑车,这段路况比较平整,而且又是顺风,骑得挺快,6点左右到达物玛错湖边,见有修路工人的工地,又上去讨了一点水,装了两大罐,这样晚上扎营就随意了,即使没有水源,也可以扎营。

物玛错就很漂亮了,更大的惊喜是沿着物玛错骑了几公里之后,来到物玛错和达布热错的两湖之间的狭长公路上,左前方是更大更深蓝的达布热错,右手方是翡翠色和浅蓝色错落有致的物玛错,南方还有小小的雪山,这样美的风景,让人觉得骑车旅行也是件幸福的事!直接下车,先跑去达布热错旁边,望着茫茫的湖水发会儿呆,抽会儿小烟,享受一下旅行的安逸,之后在两湖之间的路上走走停停,惊起一票水鸟。心态特别轻松,因为现在已经骑了80多公里了,离天黑还有两小时,接下来就是看心情扎营的节奏,一路带着的帐篷睡袋油炉总算可以派上用场。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骑到94公里的地方,见到路基上几台推土机和压路机,施工队一个小伙跟我聊着天,还骑着我的自行车在草甸路上兜了一圈,然后跟我感慨“我们是遭罪来赚钱,你们是花钱买罪受,这特么太难骑了啊!”我笑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心里想的是:我就是觉得有一些折腾的日子,也挺好!小伙子很热情,说往下骑6公里就是他们工地,让我们去他们工地那边搭帐篷,这样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水。太好了!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跟铁人奔袭最后6公里,来到工地,在他们工人的毡布大帐篷边,支起了我们的帐篷,铁人的这个双人帐,三年前我们骑台湾环岛时也用过,当时是在台湾最南端的鹅銮鼻灯塔下扎营。时光荏苒!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压路机轧实的渣土路面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铁人搭帐篷,我吹充气防潮垫,尼玛这4500+的海拔,吹防潮垫真是吹到缺氧。晚饭很简单,生火烧热水泡面,然后再啃个鸡腿,我们当时是端着方便面,在旁边工人帐篷里,坐在小马扎上吃的,跟那些工人聊着天。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他们大多来自四川,也是刚到这里,昨儿还在改则的工地,今天就被调到这片荒野中,帐篷也是两小时前才搭起来,一副完全不知道情况的茫然,我们吃完泡面,差不多9点半了,他们才拿了餐盒去领饭吃,我看了一下,清汤寡水,连肉腥沫都没有,这些人活得也挺辛苦的。可是从聊天中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于生活的热忱,那是一种比炉子里炭火还要旺盛的火热情绪。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辛苦归辛苦,但是为了挣钱过日子而努力,就是盼头,这是他们活着的方式,也是他们活着的劲头。他们都有自己无比在乎的人——孩子,为了让孩子过上好日子,他们再拼,也可以苦中作乐。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晚霞很美,星空更美,我跟铁人在帐篷里一边喝啤酒一边看电影《百岁老人跷家去》,人生当如此!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阿里北线

是夜,再见星空


延伸阅读: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1 ]初识阿里北线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2]变幻莫测的高原云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3]在阿里大地上“一错再错”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4]南方有湛空,云深不见雾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5]“爆胎之路”

责任编辑:Max

本文来源

上一篇:吃最重要!台湾10大知名夜市盘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大家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注册

您还可以输入200
  • 热门评论
  • 慕少艾 2016-04-21 10:46

    一,聂耳没有错,田汉更没错 二,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是在什么时间看骑行游记栏目的呢?  回答:上班时间 三,想问下作者会不会用影片的形式在回来之后做成纪录片可以看呢?因为我看到了运动相机在车把上。

    查看回复(4)

    +1

    0
    回复
    举报
    • 我是Max 2016-04-21 17:02

      这个还真的可以问下作者,因为他的个人空间和字里行间好像都没有提到纪录片这件事情

      +1

      0
      回复
      举报
    • 慕少艾
      回复我是Max
      2016-04-21 17:07

      嗯,有可能之后给大家一个惊喜

      +1

      0
      回复
      举报
    • 我是Max
      回复慕少艾
      2016-04-26 10:26

      纪录片已经问到,并且发布出来了~请点击这里观看 http://www.biketo.com/edge/knowledge/27440.html

      +1

      0
      回复
      举报
    • 加载更多
  • 以酒自戕⑤ 2016-04-21 00:44

    特别震动于“有选择的人生……”这一句。当我们在追求不做选择的权利时,还有许多人在过着无法选择的生活。

    查看回复(2)

    +1

    1
    回复
    举报
    • bamboo 美骑编辑 2016-04-21 08:58

      说的真好。

      +1

      0
      回复
      举报
    • 我是Max 2016-04-21 17:05

      说得真好+2.特别是昨晚看到了一个国外女记者报道东南亚海鲜业奴役现象的新闻,看完简直震惊,更加觉得现在的人生真的很好

      +1

      0
      回复
      举报
  • 西北麦客 2016-04-21 05:10

    大湿 用的什么镜头

    查看回复(1)

    +1

    0
    回复
    举报
    • 我是Max 2016-04-26 10:27

      nikon D700,24-70mm/2.8G

      +1

      0
      回复
      举报
  • 全部
  • cohanfoo 2016-05-04 19:44

    不是一般的美

    +1

    0
    回复
    举报
  • Dr_Andy 2016-04-20 23:54

    好感动啊,希望大学毕业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

    +1

    0
    回复
    举报
  • bamboo 美骑编辑 2016-04-20 22:29

    其实我想知道路上有没有不美的时候?

    +1

    0
    回复
    举报
  • 上帝在左车道在右 2016-04-20 22:03

    PS,我没事就刷刷美骑,欣赏好照片,,

    +1

    0
    回复
    举报
  • 上帝在左车道在右 2016-04-20 22:02

    什么相机拍的?路上没有下雪下雨什么的?

    +1

    0
    回复
    举报
举报成功,管理员会尽快核实及处理
安全提示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推荐骑客

推荐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