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你绝不能错过的旅行装备大盘点·衣物篇
美骑小编前言:时下热门的单车旅行不失为一个极好的省钱和锻炼自己体能及毅力的出行好方式。不过长途旅行和短途旅行又有很大的不同,要准备的东西更多,这时,前人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篇的作者是一位折叠车发烧友及长途旅行者,以下是他骑行欧洲时一些对车子的改装和所带装备的经验合集。里面有很多长途旅行的利器,还有他的使用心得,是不可多得的超实用干货。特别是衣物介绍,可作为各位骑友们冬季骑行的着装参考(夏天衣物基本不用介绍了,夏装骑行服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长假即将到来,现在买买买还来得及。小伙伴们赶紧收了,不谢。
美骑小编注:以下提到的牌子为作者观点,仅作示例用,不作为本站广告宣传!你们大可以换成其他品牌、其他样式的替代品,看个人喜好。购买渠道请走某宝或海淘,或点击阅读原文链接。
喜爱单车好多年了,相信每个热爱单车的车友都和我一样,对车对骑都有自己的感悟。对我来说,骑着自己的小折叠,远离喧嚣,走走停停去看看这个世界,便是最大的满足。骑行的感悟难以和大家分享,分享一下对装备的体验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首先是车。我用来跑长途的车很平凡,五年多的老SP16。很菜,简单的改了18速和TT把而已,裸车重达10.xkg,装上脚架、尾包、货架、泥板、头包快拆等东西之后应该逼近14kg了吧。不过保养调校得还不错,骑起来很舒心。在此也想特意感谢一下这位陪伴我这么多年数万公里兢兢业业的小伙伴。不说太多,简单说一下几处比较特别的地方吧。
首先是TT把的问题。对我来说,长时间骑车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竖握车把,横握手腕完全受不了。平把安装副把的话,一是副把距离太宽,二是不能掌控刹车和变速,所以平把+副把的方案不予考虑。最理想的长途车把当然是弯把了,可惜弯把用在改装折叠车上有很大问题,一是刹车,除非搭配标准夹器,其余的各种刹车方案都难以在弯把最常用的握手变的把位实现足够的刹车力,二是折叠,弯把上身之后车子就不能内折了。所以妥协一下,TT把虽然把位少于弯把,但可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在TT把最常用的把位时,可以捏住刹柄最尖端刹车,利用最长的杠杆比,完美解决长臂C夹、吊刹等刹车刹车力不足的问题。松头管快拆之后,TT把也可以实现完美内折,图为磁吸吸合两轮平行的折叠状态(当然,安装货架和头包快拆之后就不能了)。
顺便要提一点的是TT把安装手变会有走线不理想影响手感的问题,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别用凯夫拉直丝刹车外管,因为直丝线管不适合大幅弯曲。换用螺旋注油线管就可以得到非常顺滑的刹车手感了。
然后是刹车,为了兼容手变,可选的方案有4种,从好到次排列为:1、普通C夹+延长座,3、吊刹,2、长臂C夹,4、mini-V刹。由于1和4都无法安装普通的泥板,所以不予考虑。吊刹装起来麻烦,所以长臂C夹成为首选。上图同样也能看到C夹和泥板和平共处的状态,非常理想。性能在阿尔卑斯山几十公里的负重长下坡中已经得到验证,没有问题。不过由于后来把原装矮货架换成了高货架,导致夹器和货架有冲突,所以把后夹器又换成了吊刹,顺便用上一对黑色的KS V刹刹车皮,竟然意外的得到了前后几乎一致的刹车手感(又长又硬的V刹刹皮平衡了部分后刹螺旋刹车线管长带来的手感软的问题),非常满意。
传动方面,因为骑阿尔卑斯的时候感觉到了12-25的齿比不够,所以自己拼了一个12-28的9速飞轮,搭配压缩盘正好配合到达了我的腿力极限,也就是“这都骑不动,那就推吧”“骑不动不是车的问题,是人的问题”的状态。虽然推车不可避免,但也把推车的概率降到了最低(写下这句话觉得好心酸,因为这个最低其实不低。。。。)
另外就是,经过多次中长途骑行,发现大盘换用46T会比50T好得多,等有钱了再去换吧。
轮胎用的Kojak或者Durano,反正都是走公路,光头细胎是必然的。Durano算是一个教训,因为Durano的最低额定胎压太高,长途过程中难以实现经常补气到高压,所以总是处于一种胎压不足的状态,路况不好容易蛇咬破胎。上次长途就是遇到极端状况,在胎压不足的情况下意外受到巨大冲击(这次冲击大得导致我50kg的体重把kore 2140座管坐得微弯!),后轮蛇咬,我却没有发现(路况实在太差,后轮没气居然骑了好几公里我都没发现,后来骑出烂路后发现后边出现有规律的抖动,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辐条断了),最后的后果就是后轮内外胎完全被压报废。用最低额定胎压只有65PSI的Kojak就没有任何压力了,胎压低,漏气慢,可以长时间不补气,补气也轻松,性能也够好,很均衡的选择。
上一篇:夜骑装备盘点:小物件,大安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其实用油压碟刹最好,车圈严重偏摆也没事,雨雪天气也有可靠的制动力
+1
24这一连串的评论说的不错,非常好。(你这么有经验还不快给我们分享啦喂!) 其实原作者的文章是之前发的啦,有一段时间了。里面的配置也许在现在看来是有点过时。也许是他本身就喜欢这样弄。所以文中的配置方面还是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大家要根据自身特点自己选择嘛。
+1
22装备这东西,本身也是比较倾向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味道。比如我本身已经有一件东西了,我再配一个就可以去应付另一个环境,那就不用特地去买一个完整的啦。只要最后能完成我预期的旅行就好了。
+1
22呐,我说,请你快考虑考虑分享经验吧!
+1
22恩~看起来和实际上可能会有很大差别的,现在也有很多人是用折叠车走长途 毕竟是年轻,贵在折腾嘛~
+1
22骑行过程中撞到地面障碍物可能造成轮框凹陷,先判断凹陷程度,影响不大的话就可以勉强骑乘,最好不要自行修理,骑行结束后立即更换新框
+1
25轮框式刹车夹器在最严重的轮框凹陷时刹车会有一点感觉,还有可能会导致轮组意外抱死,所以说还是碟刹更安全
+1
23旅行车首推36根辐条的,即使断了好几根也没有太大影响
+1
24但是如果辐条数低于28根的话也是会有危险的哦
+1
28这个是入门装备出行!~~ 壕出门长途都是钛架旅行车 就单打气筒最起码也是用雷音的! 然后冲锋衣不是鸟就是鼠。 等等!!!!!!!!
+1
23所以作者在开头就强调了他是屌丝……
苦逼小编也只穿得起山寨
+1
22讲的很详细 ,车把不错 ,期待更精彩的爆料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