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公路车装升降座管 莫霍里奇的“混搭”能否成为趋势?
让我们再次看看莫霍里奇的SCULTURA。在这辆车上,车队技师在车把上安装了一个旋转式的控制器,它能够控制车座下降60毫米左右,以帮助莫霍里奇迅速改变骑行姿态。此外,升降座管或许也具备一定的气动优势,虽然并不像“Supertuck”(坐上管)那样“明目张胆”,但能够将车座降低60毫米,在高速骑行时应该也会有一定的好处。
当然,安装升降座管的劣势也是比较明显的。不带控制器的Fox Transfer SL重量为337克,明显要比普通的碳纤维座管重。不过,对于世巡赛的车队技师而言,太轻或许也是“烦恼”,因为世巡赛的赛车重量不能低于6.8公斤。一些技师甚至会将一些铅条粘在自行车上增重,以符合严苛的重量要求。对于世巡赛车手而言,升降座管的重量劣势完全可以从其它地方“找补”回来,但对于普通车友而言可能没那么容易。
在实测之前,先介绍一下这次测试使用的升降座管。外媒使用的是一根重量为676克的RockShox Reverb AXS XPLR座管,由于电池是直接安装在座管上的,它的重量要比莫霍里奇使用的那根要重。不过,使用无线连接的RockShox Reverb AXS XPLR为你免除了走线的“痛苦”,并且它能与速联 AXS传动系统完美兼容。
虽说是无线连接,但“极简主义者”们可能并不喜欢这种改装方案。把立下方裸露安装着“BlipBox”(速联专为TT车和铁三车研发的无线接收器)和“MultiClics”远程控制按钮,让整车的外观看起来DIY味十足。
在人体工程学方面,这种“混搭”也有缺陷。在外媒的实测中,升降座管的控制器只能安装在车把的上部,而不能安装在车把的下半部分。但是车把的下半部分才是最适合抓握的地方,这里才是安装控制器的最佳位置。
与外媒使用的无线升降座管不同,莫霍里奇使用的仍是有线连接的升降座管。但他的座管需要将线束从车架中穿过,对于技师而言可能并不“友好”。虽然有线和无线的升降座管在性能上都非常优异,但从视觉观感和人体工程学来看,速联研发的这款无线升降座管更加“讨喜”。
速联的集成技术无疑是业内领先的,但它似乎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公路车上用升降座管”这种前卫想法,未来它或许会针对这种组合方式推出优化方案。
职业车手都是圣斗士,同样的招式第二次对圣斗士没有用。
+1
1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