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2017香港挑战赛:强弱悬殊?莫霍里奇单飞卫冕
2017年10月8日,首届“新鸿基地产”香港挑战赛结束。莫霍里奇(阿联酋航空)多次进攻,并在最后一圈将仅剩的对手甩开,单飞获胜。
香港挑战赛是“新鸿基地产”香港单车节系列活动之一。2015年,首届香港单车节举办;2016年,单车节首次举行国际赛,邀请职业车手参加;2017年,国际赛升级为UCI亚巡赛1.1级公路单日赛。今年,澳瑞凯-SCOTT和阿联酋航空继续出席,17支主要来自英澳和东亚的队伍齐聚尖东。
比赛进行20圈的绕圈,路线特点是弯多路窄——每圈有多达四个折返点(180度掉头弯),多处路面宽度不足五米。由于地处维港海傍,除了若干隧道和高架桥,起伏可以基本不计,倒是沿海有一小段暴露在海风中。高速、卡位、过弯技术、集团冲刺,似乎将是这次比赛的关键词。
但这些是基于“大集团能牢牢控制比赛”的基础上的。而实际情况则是,这场比赛“没有大集团”。在头三圈的试探过后,先后两波突围集团出走,共计19人,其中澳瑞凯-SCOTT三人,阿联酋航空、马赛KTM两人、日本队各两人。两个集团合流后,上述两支世巡赛车队和1.5支职业洲际队(新城幸也领衔的日本队算半支),分别控制了领先集团和大集团的节奏,让差距不多扩大,同时“大集团”也开始不断有车手掉队。
很快,比赛就完全成为了领先集团的游戏。不过还是有人搭上了末班车——在双方差距拉开到一分钟附近时,哈里·谭菲尔德(Bike Channel Canyon)果断出击,带着三个“小伙伴”顽强的追了三圈,成功跻身领先集团。
23人的领先集团,依旧被几个“大PRO”牢牢控制。比赛进入最后五圈,开始有新的进攻出现,但基本还是来自这几支强队。其中,莫霍里奇的进攻最积极也最有成效,只有赫克尔(IsoWhey Sports SwissWellness)跟住;进入最后一圈,澳大利亚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一点点的从他面前远去——刚刚赢得一个环西赛段冠军的U23世界冠军,实力比洲际队车手高出太多。莫霍里奇在2016年也赢得了冠军,所以他在首届香港挑战赛取得了“卫冕”。
其他车手更早就被拉扯得七零八落。新城幸也(日本)独自追上了落单的多克尔(澳瑞凯-SCOTT),并在最后冲刺力压对手,抢得领奖台最后一席。
冲刺积分前三和总排名前三一模一样;而最佳年轻车手则被总排名第七的小野寺铃(日本)摘得。
▲现场“咖位”最大的,莫过于巴黎-鲁贝冠军马修·海曼
▲多克尔在赛前默默钻研路书,难怪他在后面表现最佳
▲绿刃的《后台通行证》系列曾带给车迷许多欢乐,而香港挑战赛将是Dan的“告别战”,祝他幸福
▲斯威夫特,在环多菲内的山地赛段突围抢镜,明年克里斯托弗过档后,他更要考虑转型
▲被问到“谁是最快的冲刺手?”斯威夫特推荐了一个后辈,乔伊·沃克
▲不过“亚洲砍菜王”加尔蒂尼隐约表示不服
▲新城幸也展示新款美利达锐克多
▲车手表示这个骑行台真不错——车迷也可以在现场体验
▲猜猜谁在公路车上装了一个M9000的显示器?
▲发车在即,梁峻嵘还在接受采访
▲顶级车队的优待——前排发车,独立介绍
▲比赛在经典的香港街道出发
▲头三圈没有大的动静
▲第一波突围集团出现,领骑的是多克尔
▲斯威夫特加入其中,并开启了搞事模式
▲一个掉头弯过后,可见两个集团明显脱离了大集团,比赛的形势也在这里初现端倪
▲这一段的赛道只有一条车道
▲比赛局势已经分化,放一波风景
▲香港的观众也是很有意思,算是热情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各处都是围栏,将比赛严密隔开——安全第一,在这件事情上香港和内地没有区别
▲直播本次赛事的是NOW TV,香港本地最大的收费电视台
▲忙碌的现场控制室。直播从机位的数量和设置(有直升机),到内容的质量,都非常不错,很难想象这是香港第一次举办职业公路赛
▲专门有工作人员记录现场的分贝
▲集体拍婚纱照的新人们,得到了一个有趣的背景
▲回到比赛,澳瑞凯-SCOTT刻意放水,以至于“大集团”在冲刺圈之前被关门了
▲加尔蒂尼表示靠队友了
▲莫霍里奇发大招
▲赫克尔费九牛二虎之力跟上,已经是他的极限
▲多克尔不上不下,处境有些尴尬
▲谭菲尔德一直在追赶,怕组委会是要为他新开一个敢斗奖
▲领先集团中吊车尾的德田锻造(右京)一直在笑,很符合赞助商“滑稽社”的形象
▲经理跑上赛道和莫霍里奇击掌庆祝
▲两位可能在讨论香港的房价
▲第五的佐察基斯(RTS-脉腾)拼到第五,过线后抽筋疼痛难忍倒地
▲比赛一结束,马上开始拆卸工作,毕竟在香港市区封路“分分钟几十万上下”
▲挑战赛前三,与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等领导嘉宾合影
准确的说是毗邻市中心的海景房
+1
22后台通行证是什么梗?
+1
23參加了三十公里休閒騎
+1
22在菲纳莱利古雷(Finale Ligure),为我的选手生涯划下句点,是再合适不过了!这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2014年,我在此拿下世界系列赛总排位的最佳成绩,当时的我排名第3。2015年,我整个夏天都和太太托里(Tory),以及儿子卢卡(Luca)待在这里,无论对于居民、环境,以及食物都相当熟悉,菲纳莱利古雷就像我的第2个家,回归此地为我的选手生涯作结,也算是恰如其分。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