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资讯

外媒美女测评:KONA 134 DL

1.jpg

Kona在2013年首次推出Process车型,自推出之日起,这款车便凭借着好玩的特点受到车友的追捧。功能较为全面,号称是Process系列“淘宝爆款”的134表现如何呢?后避震行程134mm,前叉行程140mm,Kona官方认为134并不能被定义为XC级别,它能应付更大的障碍,能应对需要体力踩踏的上坡,同时它也不偏向下坡。正适合那些什么路况都想骑的人。

Process 134 DL产品信息:

用途:林道、全地形

后避震行程:134mm

轮径:27.5寸

头管角度:68°

车架材质:Kona 6061铝合金抽管

尺寸:XS、S、M、L、XL(Supreme型号不提供XS)

车架颜色:黑色

重量:(本篇测试M尺寸不含踏板):13.2公斤

售价:3,799美金

去年年底发布134 SE时,Process 134就引起了作者的兴趣。这台车针对“较娇小,较轻”的车手。如果你到Kona官网,你将很高兴地发现在“女性整车”的选项中出现了Process 134。因为134与134DL都提供了XS尺寸的车架,这对身材娇小(不只是女性)寻找中行程车的人是一大福音。

134总共分为三个版本,从高到低分别为134 Supreme、134 DL和134,过去几个月我们测试了中档的Process 134 DL,它配备了Rockshox Pike RC 140mm行程前叉、Rockshox Monarch RL后避震、Shimano XT变速套件,还配备了KS Lev Integra升降座管,售价为3799美金。

3.jpg

车架设计更新:

就像其他兄弟一样,134的基本元素基本一样,更长上管、更短后下叉、结实牢固的车架、坚硬的后三角,还有更短的40mm把立,以适应长上管。从第一代推出到现在,Process 134的几何就没变过,还是保持很低的跨高,很适合身高较矮的人。低跨高与低重心设计正是Process精髓之处,这样的设计赋予它好玩的个性。立管高度很低,后三角刻意增加强度,由U型连杆转点、特殊造型后上叉与超宽主转点共同组成。车架由6061铝合金抽管制成,后上叉借由一支碳纤摇臂连接到前三角。Process设有内走线开口,后刹油管与升降座管线管分别沿着上管与下管分布。在下管下方还有水壶架安装孔,虽然不是很理想的位置,但有总比没有好。

与老款相比,新款Process更为强壮,中管与上管连接处补强更大,外观更精简。后下叉与后上叉也经过重新设计,以便容纳更宽的轮胎。这些改变都让新车架看起来更整洁利落,并且重量得到降低

4.jpg

后刹油管与升降座管线管沿着下管向后延伸

5.jpg

强壮的碳纤与铝合金连杆

避震系统:

Process采用单转点避震系统,Kona全避震车型基本上都采用这样的设计,但是在Process发布之初,就已经对低上管几何进行设计的调整。连接中管的碳纤和铝合金摇臂构成了“摇臂独立避震”系统,它与一个U型连杆连接。这个连杆直接固定在后胆下端,不需任何衬套或其他多余零件。134mm的行程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不过就像这个车型中其他车款一样——最终目标是为了达到最佳几何结构,而非单纯的避震行程长度。在短后下叉、长上管与所需的外胎宽度之间进行调整,134mm可以马上变成一个神奇的数字。Kona想让所有的Process车型都保持一致的杠杆比曲线,这样所有车款都会具有相似的避震反馈。今年所有的Process车款都重新设计了立管上管连接处的补强片。

6.jpg

134 DL配有Rockshox Monarch RL后胆

7.jpg

还有表现稳定的Rockshox Pike Solo Air RC 140mm行程前叉

爬坡表现:

8.jpg

我身高165厘米,这是个中小尺寸都很尴尬的身高,选S或是M码的车架都不见得能完全适合。与Kona工作人员沟通之后选了M码车架,确保了腿部能有足够的伸展空间。605mm 长上管与435mm中管长度,再加上40mm短把立,这样组合让我的身体呈现出Kona所要展现的战斗姿态。如果我选S码,那样会让重心更往后移,并不是最佳姿态。

134 DL的设定很容易,没有什么太麻烦的操作,如果你是个喜欢省事的人,那这就很合你胃口。车上的Rockshox Pike有气压表(贴在左叉脚下方),只要按照车手体重调整就好,这对不知该如何下手的人很有帮助。调整好之后,你就可以出门,好好在山路上跑个几趟。坐上车之后,心中浮现出一个感觉——平衡。腿部空间充足、短把立、低重心,这种状态具有明显的稳定性。134 DL不是一台XC车,但爬坡并不逊色于XC。爬坡过程中车辆整体平衡,前轮不会乱飘,可以流畅地前进并保持抓地力。134 DL能搞定爬坡、树根和乱石,不会出现重心过度后移的现象。身体重心可以很轻易移动,以便对各种爬坡姿势进行变换。当身体前倾或是站起来摇车时,后轮可以紧贴地面,不会有弹跳的现象。

车上的Monarch RL后胆有开放和锁定两种模式,虽然没有爬坡模式,但我并不觉的有什么差别。你只需骑行,无需担心到底开到哪个模式。离开座垫踩踏时,我仍然感到支撑力十足,车子可以将它自己带上斜坡。134 DL不带脚踏重量13.2公斤,与其说它是个肥硕的胖子,倒不如说它精壮结实,在爬坡时的表现令我惊讶。市面上有更轻的车,但考虑到性价比,你就会发现这台车到底有多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除非你想自虐,它并不适合拿去跟穿紧身骑行服的XC车手飙车。如果你想跟骑XC的朋友比速度,请确保下坡前你就赶在他们前头,因为那里才是它能完美发挥的地方。

下坡表现:

9.jpg

大概没什么能跟骑DH下坡的感觉相比,要是你骑的是台短行程车,却还能有类似感觉的话,这一定台好东西。134具有大行程车的所有特点,只是强度有所降低。它没那么粗壮,也没那么沉重,不过它适合下坡的基因,仍然会令那些钟爱下坡的人嘴角上扬。Kona的几何数据与低重心设计,都让134成为一台稳定的车。它偏向好玩的个性,让你在林道中每次面对乱石或树根时,都会忍不住弹跳起来玩个两下。虽然头管角度有68度,不过134 DL仍然能让你以战斗姿势下坡。车上搭载的780mmKona XC抬升车把,能保证充分的操控,不过我把它截短为760mm,我并不需要那么宽的车把。短把立让操控变得很精准,而且不致于反应过头,使我骑乘时有自信能做出迅速的应变。

说到过弯,134 DL过弯轨迹可预测并且非常稳定。在转弯时,很容易维持重心位置。如果你能像Seb Kemp一样做出夸张的动作,134 DL的低上管能给你超大空间发挥创意。面对大落差时,134 DL能完全hold住,即便我已经用完大部分行程,避震的支撑还是足够,不致于有重击地面的感觉。

零件配备:

10.jpg

• KS Lev:虽然我很喜欢Lev的拨杆,但是每次使用时内管拉伸作动都不太一样。Vernon Felton建议我多打一点气——比建议值再高一点,结果使用效果真的有所提升,缺点是比较难往下压,需要花更多力气,现在还在尝试寻找解决办法。

• Shimano XT套件:这个套件刚开始让我感到头痛。才从箱子里拿出整车,就无法流畅变速,发现是吊耳在运送途中变形,后来Kona又寄来新的才把问题解决。32齿的盘片配上这台车刚好适合大多数的车手。

•前轮Minion DHF 2.3,后轮Tomahawk 2.3:Minion和Tomahawk的组合很棒,前轮中规中矩,后轮顽皮活泼。除此之外,还能使用真空胎,这是个加分项。

• WTB Volt Team座垫:很喜欢这个座垫,软硬适中,也不会太宽。

11.jpg

32齿,为爬坡而生

12.jpg

升降坐杆拨杆

总结:

Kona将太平洋东岸的骑乘风格打包,让全世界各地的车手借助134 DL来体验。重量上虽然不占优势,但是134 DL的爬坡能力很强,已经足够你参加地方性的enduro比赛。更重要的是,在下坡时你可以享受到更多乐趣。老实说,我们其中很多人在林道中,根本用不到行程160mm以上的车,如果你还想要玩得更重口味,随时待命的134 DL有超坚固车架、终身质保,可以陪伴你一直走下去。

作者:Rachelle Frazer

图片来源:pinkbike

责任编辑:LMH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图片水印。)
本文来源

上一篇:车手战车丨马伊卡的Specialized SHIV

下一篇:返回列表

作者:李明灏

职务:撰稿人

简介:08年与自行车结缘,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腿菜心野,人送外号半天郎。自行车修装补改吹拉弹唱精通,最喜折腾零件,希望通过Biketo美骑网为与车友一起见证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不止于观海听涛,更要勇作弄潮儿。玩车信条:人生在世,可以骑不快,不能骑不帅。

文章
阅读量

大家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注册

您还可以输入200
  • 全部
  • 孤独的米小羊 2016-06-03 21:27

    应该定位林道,全山地的话,避震行程还是有些短。

    +1

    0
    回复
    举报
  • 永隔一江水 2016-06-03 13:18

    在哪能买到

    +1

    0
    回复
    举报
举报成功,管理员会尽快核实及处理
选择举报类型
安全提示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