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公路自行车运动新趋势:Gravel Bike
谈到公路自行车运动的新技术,近期大家好像都在谈论碟刹的禁令与解禁,以及轮组和轮胎越造越宽。但是其实一部分中毒已深的公路自行车爱好者,早就不满于在铺装路面上和时间赛跑了,同时因为中毒已深,他们并不乐意把公路车的骑行姿势换成骑山地车舒展的姿势,于是他们开始走上了这样的进(zuo)化(si)路线。
最开始嘛,大家都是从路边车店里第一台普通的公路整车开始的,后来一群中毒已深的人慢慢的升级零件,最后弄了辆这个……
这类自行车就是传说中的竞技公路车,无论是气动大组车也好,轻量化的爬坡大组车也罢,这类自行车设计的宗旨就是骑得更快。头管、立管角度,车架延伸量以及坐杆和车头转向组件等等的设置,都是为了让车手用一个可以坚持的姿势(sustainableposition)“怎么骑得快怎么来”。
后来有些人说了,这东西太竞技了,虽然我每次都希望骑得更快一点,但是我又不需要身体极限地获取空气动力学增益,每次都搞得这么累干嘛啊,算了算了,卖了换一个舒服点的。
于是他们买了这个……
这类自行车就是所谓的耐力公路车(Endurance/Sportive Road Bike),意大利“情怀”称呼为Gran Fondo (意大利文中Gran Fondo在自行车领域大概是长程耐力骑行的意思),这类自行车设计时考虑了一部分舒适性因素,旨在用较为“温柔”的几何(小Reach大Stack),降低骑行者骑车时的疲劳和紧张。比如图上的Cervélo C5以及BMC GranFondo(GF系列),Caynon Endurance,Pinarello Dogma K8等等都属于这类自行车。
于是,这些爱折腾的人又不乐意了,这车在马路上骑是很好用,可是骑着骑着边上有条小石子路风景很美但不敢去怕爆胎怎么办?前面有条泥泞的路但我不敢骑怕摔了怎么办?
卖了卖了,买新的。这次他们分为了两派,一派买了这个……
另一派买了这个……
红黑配色的Specialized Roubaix代表了针对鹅卵石路面的古典赛车,这类车型有了一定的复杂路面操控性要求,比如全新SpecializedRoubaix把立下方的前避震和坐杆避震,Trek Domane的ISO Speed车架连接避震等技术。
白色的Specialized Diverge代表了探索更多铺装/非铺装未知路面的公路车“Adventure”,有点旅行公路车的感觉,目的是完成你没有涉足的未知路段,因为你没有去过嘛,所以什么烂路都有可能出现,自然这类自行车也就兼顾了通过性,舒适性等等要素。类似的还有更偏重旅行的Specialized Sequoia和Seven Expat系列,标配挡泥板的Cannondale Synapse Adventure(虽然那个挡泥板几乎毫无卵用,而且很难调整,我买回来骑了一次就拆了……)。
到了这里,随着有这类需求的人越来越多,各大自行车生产厂商坐不住了,他们是这么想的:好嘛,你们不是又要公路车,又要舒服,又要走烂路吗?行行行,都给你们。于是意大利配件大厂3T直接推出了这个……
3T Exploro全能公路车,气动大组的气动剖面车架,长程公路的几何和骑行感觉,山地的不对称后叉和415mm超短等效后下叉长度(五通中心到后轴杆中心的距离),前后桶轴,同时兼容700C和650B轮组,最大支持700CX40和650BX2.1的轮胎。
好嘛,你们不是又要公路车骑得飞快的感觉,又要敏捷的操控,又要通过性吗?拿去吧。
还有更多小的针对这种“Go Anywhere”骑行方式的贴心设计,比如“分离式尾勾”(为了支持目前繁多且没有标准的碟刹公路开档规格)。
针对不同变速的走线组件,以及多种不同安装方式的水壶架、上管包安装孔。3T Exploro一经推出便收获了包括2016 EuroBike金奖和2016 Road.cc Frame Of the Year在内的多项好评。而BikeRadar测评这款车架后给出的评语是——“I don’t really understand it, but I think I like it.”(我不太懂这台车,但是我喜欢它。)
两台顶配的3T Exploro在西班牙拍摄的骑行视频和意大利Tuscany拍摄的照片更是非常美丽的展示了这种自行车的用法。
前面的那群人一看,喔唷,这个好,下一台车就是它了,买!
随着骑个公路车想去没有铺装的烂路试试的所谓“Gravel Riding”逐渐流行起来,各路厂商都坐不住了,纷纷推出自己的所谓碎石路面公路车Gravel Bike。(这样写只是为了行文方便,以实际发布时间来看,3T这台车并不是最早的)
来自OPEN Cycles的OPEN U.P., 这台车的设计理念除了下管没有符合空气动力学截面的管型以外,与3T Exploro在其他主要设计上,本质几乎相同,均为碳纤维材质,发布时间似乎还早了不少。不同之处在于这台车的架叉组角度更小,偏向稳定性的用意明显,3T的Exploro则更追求快与灵敏。如果需要灵敏的操控以及应付各种急弯、林道穿插,必定会选择Exploro,如果追求的是舒适骑行以及稳定的下坡操控,那么选择则明显为OPEN U.P.,然而实际上这两台我都没有钱买.......两台车经过实测后,GRAN FONDO杂志给出的结论是:OPEN U.P.的下坡更舒服更稳,而3T Exploro的下坡更敏捷更快。其实OPEN U.P.与3T一致,均为VROOMEN参与设计的作品。
Mason Cycles出品的Mason Bokeh整车,也是几乎同样的理念,不过Mason Cycles是专注于金属材质车架的品牌,这台车使用的是铝架碳叉的组合。
比利时传奇车手、环法五冠王,人称“车王”的Eddy Merckx,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纯粹公路车品牌Eddy Merckx,也跟进了这一趋势。上图是Eddy Merckx发布的Strasbourg 71系列Gravel Bike公路车,侧重的是非铺装路面(Off-Road)的稳定性。
以山地重车闻名的厂商Devinci也带着新发布的Devinci Hatchet来凑热闹了,不过他们不叫碎石路面公路车Gravel Road,而叫做“开放路面公路车”(Open Road),实际都是一个东西啦。想走烂路办法仍然是大胎宽,比如下面这台Devinci Hatchet使用的是Mavic KsyriumAllroad 700c轮组搭配40c轮胎。
而设计思路向来激进的Cannondale则给出了避震前叉+耐力型公路车架+650B山地轮组的解决方案。
这台Cannondale Slate的Lefty Oliver前叉拥有30mm的行程和45mm的前叉延伸量(Offset),传动系统采用了前44齿后XD塔基10-42齿的组合。还有包括GT,Moots,Niner,Ridley以及前文提到的Specialized等厂商都推出了Gravel Bike这一产品线。
有需求的车友们,是时候出手了。
文章内容略有修改
本文原作:张正旸
责任编辑:张大法师
TCX是CX不是Gravel,Gravel几何更舒服,玩法更多样
+1
0Gravel是新车型也没有特别的几何说怎么才算GRAVEL,文章的gravel车要有的TCX这种CX车也都有,它也可以是gravel的一种。舒适型(相对)几何是古典路车。
+1
0TCX在呆弯出了Gravel bike版本
+1
0好车。毕竟不是每人都喜欢竞赛。这么一辆车,姿势相对缓和,通过性又好,又可以锻炼。配上前后货架孔,日常通勤,周末小长途,长假小环线,很巴适。
哈哈哈哈 配图我只服佳能戴尔 你们那叫碎石公路 开放路面 还能在含蓄点吗 怂 看我的 速降公路 劈山公路 你们这些个渣渣
哥那个速降的图不是相机电脑的
+1
0是devinci的图
+1
0明天我的open就可以落地了
+1
0我是文章作者,恭喜啊哈哈哈
+1
0坐标英国。喜欢去现场看UCI山地赛事,喜欢折腾自行车整车和零件,喜欢研究自行车领域新趋势,在这里把自己第一手的UCI赛事报道,还有自己的折腾和思考写成文章分享给大家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