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行车产业链信息网

行业动态

评论:中国展令人失望的智能自行车产品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自行车展已经圆满落幕。如果说这次展会产品方面跟以往有什么不一样的话,相信很多人都觉得一是智能单车开始爆发,二是城市通勤类产品遍地开花。

城市通勤产品暂且不表,智能单车这个话题倒是在近一年来风风火火,从大大小小的品牌放风说要做智能自行车硬件到现在也已经好一段时间,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产品已经推出原型甚至开始量产。所以,在中国展被智能产品刷屏,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过,对于在展会上接触到的所谓智能自行车产品,我个人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加一个标点:失望!

外形逗比居多

先不说中国展上没有出现的百度“重型机车”Dubike,最近才发布的乐视智能单车虽然没有在中国展拿出来实车,但是在飞鸽展出的塑料模型也姑且算是来了吧——和之前发布的图片一样,外形让一般的车友难以接受,至于“智能”部分的功能怎样,塑料模型也没办法告诉我们什么。还有一辆应该是名字叫508的,半封闭车身加高框轮组,要么车身超重,要么侧风一刮即倒——我就不说那奇葩的水壶摆放位置和令人蛋疼的几何设计了。Vanmoof倒是延续了其笔直上管前后突出一点点车架棱角分明的造型,虽然以前看起来也觉得很奇葩,但是放到这次展会上一堆外形更奇葩的自行车里面,看起来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了(而且翻过实际骑行的图片,貌似也不是很违和)。在一堆的智能自行车里面,最能让一般车友接受的是BICI的基本概念智能单车,因为外观看起来比较接近传统小轮径单车,也没有因为内置的智能部件而明显影响车身形状设计,可以说是设计细节方面做得比较有诚意的。

这样的整车设计,你能接受吗?

相比智能单车整车,智能配件的设计倒是相对容易让人接受。比如云骑的智芯x1取代传统吊芯的方法,从整车的外观上是看不出有多大区别的,这除了让一般车友更容易从外观上接受外,更降低了升级智能的成本,毕竟更换或添加一个零件,比换一辆车来说成本更低。不过,也有智能配件希望从外观上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比如同样是取代传统把立的方案,偶地的AS0召唤者与传统把立外观并无二致,但是蘑菇兄弟的传奇-M1从把立上延伸出来的屏幕就让整个把组显得有点奇葩了——虽说这样整合了电子屏幕,但是总觉得车友会认为一款精致的码表会是更加的选择。(其实我是觉得这些智能自行车或零配件的设计者都在面临这个问题:智能自行车的外观设计,到底要怎么做?做得太离奇了,大众接受不了;设计得太普通,又和传统的自行车区分不开来,左右为难!)

上海展偶地车把

偶地AS0召唤者把立,看起来和普通车把区别不大,不过实用性怎样,还不得而知

这篇评论不想放太多图片,如果看这次中国展的智能自行车产品都长什么样,请移步中国展上的智能自行车产品欣赏。

功能大同小异

现在似乎有一种氛围是,那种能够探测你的身体数据、想要告诉你你要骑多快、骑多远、骑去哪儿或者你的车子被偷去了哪儿的“智能自行车”代表了自行车未来的发展方向。——美骑知名技术编辑Vrgsftpcox

的确,无论是Dubike、乐视超级单车这样的互联网大厂+自行车老牌的结晶,还是基本概念这种由新晋工作室推出的整车产品,甚至菜鸟、偶地、云骑等推出的智能零配件,主打的功能无非也是数据测量以及防盗。另外,V哥没有提到的社交其实也是这些智能产品普遍推出的卖点。在数据测量方面,传统码表、GSP码表及近年不断涌现的骑行APP都可以满足这个功能,智能硬件(包括整车)的理念相当统一:把测量各种数据的部件直接整合到车身上,省去多余部件。不过实话说,很多智能产品的设计,还不如直接加踏频器测速器什么的。而社交功能……好吧,大概就是一个朋友圈分享功能,看看我这次骑了多远,骑得多快。无可否认这样可以圈到一部分用户,但是当几个朋友用的都是不同的APP的话,那大家可能更愿意把这些内容分享到微博或者微信。

智能自行车和手机

智能硬件很多功能都相仿

防盗功能大概是GPS芯片的必备功能,而这些智能产品又基本上都整合了智能芯片,所以防盗也是必备技能了。不过说到智能助力,在中国展展出的智能单车好像只有Vanmoof拥有这项功能,但电动助力自行车在欧洲也已经相当成熟了,似乎也并不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卖点。BICI配备的自发电花鼓虽然也不是什么新想法,不过仅靠花鼓发电可以满足智能单车部件的供电,倒是形成了自己的一个供电和用电系统,挺实用。

在中国展接触到的自行车智能硬件大多数也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需要配合智能手机使用(不然它们也没有什么卵用……),一般的方式是结合自家的手机APP。如果在骑行中,智能硬件可以储存数据,或者直接联网上传数据,倒还好;不过如果没有储存或联网功能,必须要实时联机,或者要在骑行中监测数据,就比较蛋痛了,毕竟在车头放个手机,应该多数车友会觉得笨重——尤其是那些用超大屏手机的!

自行车手机固定支架

能接受把笨重的手机固定在车头上的车友不多

小厂有惊喜

虽说乐视百度等名声在外的巨头公司目前为止在智能单车方面的表现令人无力吐槽,但是我们还是高兴的发现一些处在创业期的小厂表现出了很有诚意的努力。比如创业团队BICI在融合智能元素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普通车友对于外观设计的接受能力。云骑、偶地等也是在基本不改变整车外观的基础上升级智能。比起大厂的产品不惊人死不休以及不接地气的作风,这些品牌则在适应需求方面更加灵活,产品的设计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这个其实也可以理解,大厂的目标是现象级的产品,而不是推出一款基本上跟市场已有产品没明显区别的升级品,一旦成功,那就是划时代的创举,而且,毕竟他们也不靠这个产品吃饭,这次搞砸了,他们完全有资本再来一次或者转投其他领域——而创业团队则是没有退路的,所以他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必须考虑它能不能卖。所以虽然大牌是掀起智能单车风潮的关键力量,我们也不妨多关注一下艰苦创业的后起之秀,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

BICI的基本概念自行车,起码在外观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车友的接受能力

写在最后

智能自行车来势汹汹,确实会对传统的品牌带来一定冲击,不过正如许多业内人士说的一样,这也并不一定是坏事:对智能单车的炒作,会让自行车这项运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关注互联网的庞大人群。而来自智能单车的竞争,也会刺激传统的自行车品牌对研发新技术的重视,说不定可以打破多年来国内自行车技术无大突破的局面。

另一方面,其实对于用户来说,在这轮智能风潮消停之后,他们也许会慢慢发现自行车是否智能,或者智能的定义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买到的自行车,能不能满足需求,让我们的骑行达到更理想的状态。也许真正的智能,不是跟用户说我这款产品增加了多少牛逼的功能,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觉得骑车更加方便和快乐。至于数据记录、电动助力、社交、防盗或是其他功能,不同的车友会有不同的需要,这会催生不同的产品种类,但不至于颠覆所有传统的车型。而笔者也相信,总会有人仍然忠于纯粹的、不负载各种复杂功能的运动类自行车。

上海展 Shimano XTR Di2

Shimano在上海展终于展出了XTR Di2,像这类把机械套件电子化,或者FOX等推出的智能避震产品,可以从实际上优化骑行效率,是不是车友更加希望看到的“智能化”?

责任编辑:阿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图片水印。)

上一篇:大奖追加:嘿man!五分钟后中奖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大家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注册

您还可以输入200
  • 全部
  • _SYC 2015-08-04 17:11

    赞同最后那段话

    +1

    0
    回复
    举报
  • 丰风疯晨 2015-05-25 11:56

    小编说的好,真正的智能自行车是对自行车有帮助,而不是外观看上去很牛逼,骑起来感觉很傻逼,性能不能保证的前提下,所谓的智能自行车只能是弱智的自行车,还不如我加的电瓶车!

    +1

    1
    回复
    举报
  • 旧时光♀ 2015-05-24 09:05

    弄几个山寨软件,造几个外观怪异的车子,就是智能?

    +1

    1
    回复
    举报
  • 1274226998 2015-05-23 18:57

    就那个手机装把立的,不如崔克的Blendr集成系统。

    +1

    0
    回复
    举报
  • 极其至简 2015-05-23 15:52

    那些厂商实际上就是来秀水平低下的吧,而且可见没有专业自行车团队,干的都是外行做内行事,反观BICI还是比较踩到点。可惜智能这种事本身就比较那个。

    +1

    1
    回复
    举报
举报成功,管理员会尽快核实及处理
安全提示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推荐骑客

推荐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