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行车产业链信息网

行业动态

中国展观察:产品同质化路在何方?

第25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刚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自行车展览会,吸引了大部分在国内有销售的自行车品牌参展,这对于行业内的交流可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状况的窗口,对了解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以及各自品牌的发展调整,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展现场

第25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现场

今年的中国展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你可能在不同的展位看到似曾相似的自行车,它们并非山寨,只是拥有“一样的身材,不同的脸蛋”而已,简单来说就是“同质化”非常严重。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同质化非常高,这并非什么好事。假如大家的产品都一样,那大家能够比拼的就只剩下“涂装设计”。不过,对比手机行业近年的发展,这是国内自行车市场走向成熟,尤其是品牌成长不可避免经历的阶段,可以预见的是,行业的新一轮洗牌也即将开始,各品牌必须想办法独辟蹊径。那么各路品牌要如何应对同质化这一阶段?

碳纤维山地车.jpg

在中国展上,你可能会看到很多非常相似的车子

国内品牌如何良性发展:

面对同质化的严重的当下,国内自行车品牌所需要做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做出自己的特点。至于如何才能做出自己的特殊,需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首先,要深入了解消费者以及市场需求,不是看别人推出了什么产品自己也推什么样的产品。只有在了解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够根据市场作出反应,推出合适市场的产品,带动品牌的发展。这就需要由专门的团队负责对市场进行长期的调研,深入车友圈,参与其中你才能真正了解车友的真实所需,并能在其中掌握到不少的市场发展动向。当然也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关注国际品牌的产品动向,否则无意中自己“山寨”了别人的产品也不知道就不好了。

其次,理解各类自行车的特点,以及车架几何等。自行车发展至今,已经有非常细化的分类。每一个类型的自行车,都是无数先人宝贵积累的经验。深入理解各类自行车的几何特点,对于产品的生产和改进有诸多的好处,至少在车子几何设计上不会南辕北辙。如果仅以外观设计为主,车子的性能将会让人堪忧,或者毫无特点。对于竞赛型运动自行车来说,多观看和参与相关赛事,或赞助车手,可以让品牌团队对于产品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赞助车手的测试反馈改进产品,这也是众多国际大品牌在产品研发和改进的主流方式之一。

swift.jpg

SWIFT为赞助澳大利亚职业车队的南非品牌

再次,了解自行车材料的特性,并根据需要运用合适的材料。既然是开发自行车,材料是必须接触的,了解各类材料的特性,才能做到根据材料特性在合适的位置运用合适的材料,以及决定使用怎样的管型,管径大小等。有精通材料以及物理知识的专门人才,车架的开发,才能不至于人云亦云,做出自己的特点。

建立品牌团队自身的自行车文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一个本身不骑车的团队在研发和销售自行车,能有怎样的产品推向市场,大家可以想象。国际上拥有非常悠久历史的自行车品牌,无不拥有非常良好的自行车文化。

市场人员需要了解自己的产品,这一点很多国内品牌做得并不怎样,在展会上就经常会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市场人员是面对代理商和消费者的直接人员。如果对自身的产品都不能非常熟悉地介绍,很难让客户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的认同。

产品不在多,精品路线更容易做出特点。纵观国际知名的品牌,基本都是走精品路线,每年更新的产品数量都不会太多。但每一款产品出来,必然有很多故事可说。通过各种方式告诉消费者:我们花了多少时间,有谁参与了测试,产品做了哪些设计,为何如此设计,这样的设计能给你带来哪些实际的作用……这对于产品的推广以及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missile 私人订制.jpg

Missile 15天交货的私人订制车,如果能长期坚持,也是不错的选择

抓住重点,清晰定位品牌,塑造品牌自我形象。可以看到的是,在中国展上大多数品牌都拥有各种类型的自行车,这样的好处是告诉消费者我们什么车都有。但不好的地方也非常明显,提到你的品牌,消费者可能无法第一时间想到你是做什么车的。而假如很多品牌都是如此,那么你的品牌在消费者眼中可能就是毫无特点的。

重视产品的外观。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纵观中国展上的车型,很多品牌在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纵然说,在实际骑行时,性能是决定一辆车最重要的因素,但在选车的时候,消费者首先看到的是外观,而且大多数时候,选购时刻的决定性因素真的是好不好看。

看清公路车市场趋势

“山马党”可以说是中国自行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内车友对自行车理解的深入,山马党将会逐渐分化,选择更合适自身需求的车型。根据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车型将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根据国际上各类自行车的占比,成熟的自行车市场,公路车占比约为30%-40%,而目前国内公路车的比例非常低。似乎国内各大品牌也已意识到这一点,今届的中国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各品牌均推出了很多公路车,虽然大部分没有什么自我的特质。不过,这也是公路车市场崛起的一个信号。众多国内品牌在公路车市场的搏杀,必然带来更多的选择,以及更亲民的价格。而随着国内运动自行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体对骑行的批判和引导,国内车友在自行车消费上回归理性的时间可能会大大缩短。

美利达.jpg

《破风》电影的宣传,让美利达的REACTO 的形象大增,也在影响着公路车市场

虽然大家都意识到带来公路车的潜在市场,但并不代表作重心投在公路车一定对。公路车毕竟生来就是带有竞赛血统,尤其注重细节的完美,对各方面有极高的要求。可以说公路车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好,如果没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研发能力,或者自己的特色,新生品牌很难在芸芸大牌中挤进一个身位。目前,国内大多数品牌在公路车上只能随风飘摇,跟随国际顶尖品牌的风向标。在没有坚船利炮的条件与国际大牌硬拼的硬件,以及国内车友自行车目前消费主流在3K到5K,公路车消费在1W以内的大环境下,国内品牌在公路车市场抢占入门级中端市场依然有较大的竞争力。当然,在公路车市场中,市场份额的多少,还要看“车子的故事”是否能打动消费者的心。

休闲市场可能更大

事实上,国内大多数车友骑行以休闲为主,从诉求上来说,休闲车会是非常符合这个群体的,而且在价格上也非常符合。运动自行车市场,远不只是竞赛自行车,运动与健康也是大家值得重视的一个点。所以没有必要死盯着竞赛自行车市场,拿自己的短处与国际大牌血拼。700bike、新兴的一些智能单车品牌以及国内一些传统知名大牌都意识到这点,如飞鸽、永久C等纷纷推出或准备推出很多靓丽的休闲车款。同时,休闲市场的门槛相对竞技门槛要低不少。

飞鸽.jpg

飞鸽非常清新靓丽的休闲车

单从自行车的审美去看,休闲自行车事实上更符合大众的生活审美,因为每一个人心中可能都有那么一丝的复古情结,近两年复古风潮的流行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而休闲车与复古自行车有着非常相似的味道。运动自行车竞技风潮盛行过后,自行车将回归最本身的实用,如果你不想骑得太累,休闲会是最终的归属。

BATTLE-复古车.jpg

BATTLE复古公路车

自行车智能化出路?

前段时间炒得很火的智能自行车,事实上是智能科技在自行车行业的延伸。当然,从科技的不断进步来说,自行车智能化可能是大势所趋。在这次的中国展上,关于智能自行车的产品主要是一些智能零配件,这些零配件可以说是踏出了自行车智能化的实质性的第一步,不过很多概念的实用性以及是否真的是市场所需依然值得思考。例如,智能配件防盗提醒功能,假如被锡纸之类的软质金属包裹,是否会造成信号频闭,从而功能失效;内置SIM电话卡,如今的电话卡实名制是否会对此有所限制;而智能设备所赋予的众多的统计数据,真的是车友的刚需吗?还是另有目的?

智能把立.jpg

纵然是刚出来混不久的智能自行车的厂商,事实上也难于避免同质化的问题。只是,传统自行车品牌同质化体现在硬件产品上,而智能产品同质化体现在理论和功能上。

把智能化带进自行车产业的部分厂商,硬件可能只是一个噱头,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在互联网端的用户圈人。每个智能硬件基本都配备一套匹配的APP,假如智能配件厂商不开放共享链接,这会造成了一个“军阀割据”的局面,用户体验必然受到限制。假如只能配件厂商开放共享链接,那么智能自行车的战场将会脱离自行车,而是主要在制作自行车专用APP的互联网平台上。智能的路子在单车上是否能行得通,有待时间去印证。

从自行车的本身属性来说,骑行体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点,而智能只是一个加分项。当然,如果自行车智能化,能给骑行带来更多实用的东西,还是有实际意义的。只是哪些智能才是车友所盼望的,只有抓住痛点才能使智能有市场。不然,因由其他目的强加上去的智能,只能是在增加消费者的成本。就如手机APP市场,相信大多数人的手机上都有各种APP,而真正每天在用的,可能就只是那两三个。如果能解决骑行的刚需问题,智能对于自行车来说才是有实际意义的。

例如,防盗确实是所有车友所关心的问题,但个人认为在配件上下功夫的意义有限,只有在车架内部置入(且不公开安装位置)不可拆卸的GPS定位芯片,才能更有效解决“找回车子的问题”。支持ANT+和蓝牙的整合踏频和速度感应器,对于运动自行车来说也是非常讨好消费者的。事实上这样的整合,TREK和GIANT等品牌在很早就已经有实际案例。

自行车智能化就目前来讲,与其说智能自行车,倒不如说让自行车智能化更现实,而比较容易实现的是零配件厂与整车厂联手,打造更综合的电子化方案,把一些车友迫切需要的功能整合进去。那么现有的智能单车在哪里?至少笔者目前所看到的只有一堆的概念,或者一些电子化的整合,而且这一堆概念里面,很多只是外来和尚的一厢情愿,并没有太多骑车人强烈所希望拥有的。

bisi.jpg

BICI 算是目前外观上没有“火星味”的智能自行车

总的来说,国内品牌如果希望发展壮大,需要真正对自行车有非常深入独到的理解。以及非常精准的自我定位,了解市场需求,能根据市场反应推出合适的产品,不能急功近利,互相的抄袭虽然很快,也很节省成本,但很难得到真正的成长。

责任编辑:Dranpin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大奖追加:嘿man!五分钟后中奖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大家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注册

您还可以输入200
  • 热门评论
  • speeddemon 2015-07-28 00:53

    很赞同小编的观点,所以我前段时间根据自己对这7年来亲身经历的自主研发历程特意编写了《研发的3种不同的方式》,其中就谈到了解决的方法,但在国内,通常是很难做到的,不懂没想法的领导,有想法却没实权的下属,矛盾的相处N多年,要么跳槽,要么默认现状,

    查看回复(1)

    +1

    0
    回复
    举报
    • 美骑网 美骑编辑 2015-07-29 14:12

      你好,你的作品可以考虑投稿到美骑网发表哦!

      +1

      0
      回复
      举报
  • 全部
  • speeddemon 2015-07-28 00:53

    要搞属于自己特色与卖点的单车,在没有属于自己可以操控的团队,没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坚持是多苦难的一件事,有时甚至是无尽的奢望,痛苦与无奈,坚持几多难,放弃却分分钟都可以,但我没有放弃,

    +1

    0
    回复
    举报
  • speeddemon 2015-07-28 00:53

    要按国外,类似闪电公司那样的方式,不喜欢单车就别来公司上班,那么中国单车行业立马就瘫痪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绝大部分都是不喜欢单车的,所以混日子是一种常态,要改变几多难啊.........

    +1

    0
    回复
    举报
  • 公吧资深键盘党 2015-05-15 11:32

    期待大陆品牌出公路精品

    +1

    0
    回复
    举报
  • 卡卡没有小龙虾 2015-05-15 09:13

    最近看品牌书,品牌最大的价值就是(差异化),不知道现在自行车越做越像,那么品牌之间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呢?

    +1

    1
    回复
    举报
举报成功,管理员会尽快核实及处理
安全提示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推荐骑客

推荐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