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快讯 单车装备 公路车

拒绝闷热:透气型公路头盔大盘点


按照运动项目区分,头盔可以大体分为通勤运动头盔、山地头盔、公路头盔、计时赛头盔等。


而根据市场对运动需求的深入理解,大部分的头盔在提供符合标准的保护性与安全性外,又能够细分为专注硬核保护型的“全盔”、专注气动增益的“空气动力学头盔”、专注轻量化的“超轻头盔”、专注通风散热的“透气型头盔”和兼具散热、气动的“气动大组头盔”。

但是针无两头尖,瓜没里外甜,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头盔在保护性、重量、透气性、气动能力、舒适度等方面无法全部同时满足,因此我们能看到不同的人针对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头盔,正如当初气动车和爬坡车之争一样,暂时没有一款车型能够完美应对所有路况,因此二者谁也无法取代对方。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环法赛场上,我们能看到很多车队的车手都佩戴了常规的透气型头盔,而非我们所想象的为了争分夺秒而设计的气动头盔。

相比气动头盔,舒适取向的透气型头盔能够在重量以及通风散热方面获得更好的表现。在动辄几百公里的比赛中,除了成绩,舒适同样也是车手所追求的。市面上主要的头盔品牌心里都很有数,气动盔、透气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S-Works Prevail Vent/Propero III

作为业内“顶流”,闪电可以算是世界范围内的产品、技术风向标之一,而闪电的头盔也走了透气+气动的双男主路线。除了第二代气动头盔Evade II之外,Prevail系列也一直是闪电的头盔常青树,而在更新了两代后,Prevail也提供了最新的Vent版本。


在原本就很透气的Prevail II基础上优化了顶部的导气槽,增大进气口面积,进一步达到通风、透气、轻量的效果。我怀疑一定是地板车队的汗头大佬提的要求。


当然,S-Works Prevail II Vent MIPS版本毕竟价格不菲,有没有更适合普通群众的“平替”呢?有的,闪电Propero III,一直以来就是Prevail系列的忠实小弟,除了细微差距外,外观和Prevail八成相似,但售价只有Prevail的一半不到。


Abus Airbreaker/AVENTOR


知名锁头品牌一大巴早在几年前就凭借GameChanger头盔收割了一大票德味粉丝,但他家同样也有出色的透气头盔,譬如巴尔维德最爱的AirBreaker。


拥有28个通风口的空气破坏者头盔遵循了竖主体和横连接的基础结构,和当前流行的气动透气布局相吻合,并且加深的通风气道和Multi-Speed Grid蜂窝格栅的加持提升了整体的通风效果,可以看做是开了被动冷却技能。


不过Airbreaker作为锁王的顶配,价格也不便宜,平替可以看看Aventor,这款头盔在AirBreaker未推出前一直充当着常规透气盔的角色,也被移动之星车队使用过,直到锁王牌发现气动大组盔才是头盔的未来,Aventor才开始渐渐隐入幕后。


Giro Helios Spherical/Syntax

传统装备品牌Giro作为业界的友谊代表,经常与其他品牌进行联名,或是帮人代工,但打铁还需自身硬,Giro的头盔也一直是业内的佼佼者,为了跟随气动头盔的潮流,Giro早年间推出了Air Attack气动头盔,深受挪威、芬兰、格陵兰岛、西伯利亚等地车友的喜爱,被誉为极圈冬季取暖四宝之一,另外三宝是炉子、酒精和貂皮,但Giro并没有气馁,相继推出了Vanquish和Aerohead等优秀的气动头盔来冲抵过往“电饭煲”的口碑。而在常规大组盔上,Giro也一直是想象力丰富的代表,最为经典的就是Synthe等头盔,在气动大组盔的风潮下,常青树Synthe也迎来了全新的改款换代——Aether Spherical,更为气动的造型加上全新的球形MIPS设计使得其透气型可想而知的——有待提高。


因此,Giro选择了“打补丁”的方式,在今年推出了“以太改”——Helios Spherical,相比于Aether,Helios就像是DIY魔改一样的帅气,前方15个撞风的通风口也确实在风洞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进气性能。

当然,好东西唯一不好的就是价格,Helios的平替我已经找好了:Syntax,除了缺失Spherical球形MIPS系统,Syntax的通风口布局与主体细节几乎和Helios百分百复刻,从这也不难看出Giro家的产品线布局,一套成熟的造型、多种等级分割市场。

Met Trenta/Rivale MIPS

意大利头盔品牌Met并不会缺席头盔届的华山论剑,Menta偏向气动、Rivale偏向透气,而将二者结合做到极致的就是Trenta。作为Met家的至尊,Trenta以3K碳纹版本而知名,又因高昂的售价只停留在少部分人的衣柜里,但作为车队的御用型号,Trenta在透气和气动的平衡上表现出色,正面采用常见的竖主体和横连接的基础结构,盔内70%的位置布置气道,并在顶部开口,获得负压吸入冷空气并向后排出湿热空气,顺带减少拖曳的效果。


和其他品牌的头盔相比,Trenta头盔的尾部设计简直是激进,开口极大,怎么形容呢,戴普通头盔头痒怎么办,可以伸手指进去挠挠,戴Trenta头盔头痒怎么办,可以伸手进去挠挠。

1


不过Trenta的售价也达到了2字头,因此注定不是寻常百姓消费得起的,不妨看看Met家便宜的平替Rivale吧。Rivale在今年进行了换代,相比Trenta和Manta,Rivale的造型并不会觉得不够竞技,相反,竖状进气口和顶部的风道同样采用了Trenta同款的NACA设计,如果能将头盔束带两个黑色的固定座隐藏起来,相信Rivale的竞技感还会得到额外的加强。


HJC IBEX

韩国“潮”牌HJC在摩托车头盔领域做出成绩后开始进军自行车头盔市场,HJC心里很明白,扬名立万只用一款好产品就可以了,因此他家的自行车头盔产品线就显得十分“清淡”,Furion主打气动,IBEX主打透气和综合,相比较于其他品牌的综合头盔,IBEX 2.0“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的透气,但是HJC将自身多年赛车头盔的设计经验和空气动力学设计相结合,使得IBEX在外观十分气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通风性能,进风洞测试也使得IBEX并不是所谓的“意念气动”。


和很多品牌不同的是,IBEX(和Furion一样)内部并没有采用“深挖洞、广散热”的设计,风道相对较浅,而为了使头部获得足够多的冷风吹,IBEX采用了X型的COOLPATH支架进行头盔和头部的隔离,使得头部与头盔内部的缝隙能够让空气自由流动,而非只能顺着风道流动。这在我看来还算是一个比较有心意的设计。

同时,HJC的营销做得也很有意思,主要赞助了东亚和东南亚网红,使得在某些社交媒体上曝光量极高,并且作为比利时乐透车队的车队头盔出现在大型赛事上,可以说是影响力辐射了各个圈层,有种官方就想当网红的感觉。


KPLUS NOVA


台湾品牌KPLUS是国内少数富有想象力的头盔品牌,从最开始惊艳四座的Surevo到ULTRA、VITA、NET,每一款都很有特点,也绝无雷同,但人们可能还是更喜欢稍微简约一点的设计,于是NOVA来了。NOVA整体造型非常板正,宫殿式进气格栅配合高耸隆起的横桥,造型端庄大气,十分耐看。NOVA同样延续了精致的塑料外壳,在底部进行了全包设计,十五个通风口位置设计得当,内部风道也比较均匀,搭配CoolMAX衬垫能够在夏季提供舒适的佩戴体验。作为少见的“厚道牌”,NOVA也提供多种厚度的衬垫以供替换,并且束带采用了磁吸设计,一切都是那么的特别。不过KPLUS头盔也有一些瑕疵,因为过于追求精致与质感,头盔整体重量并不是很美丽,不过这都是我吹毛求疵了,其实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KASK Valegro

知名时尚配饰·纯正意大利风味·网红守护者·社交门票·爆款卖到手软·保罗史密斯忠实朋友·百搭神器·KASK在旗下Protone大获成功后,推出了超级轻量化的透气型头盔Valegro,国内经销商称之为华乐高,但我喜欢叫他挖了狗,因为相比Protone,Valegro就像是被挖的千疮百孔,除了孔就是孔。很多头盔就十几个通风口,二十几个就算多了,Valegro的散热孔多达三十二个,数量庞大的散热口外加内部深厚的风道,使得这只头盔足以抵挡广东最炎热的夏日,也是我本人在夏天最喜欢戴的头盔之一。集颜值、轻量、透气、舒适于一身的Valegro价格也没有非常贵,甚至在某些海淘网站常年以三位数售价出售,可以算得上是比较亲民的顶级头盔了,但是Valegro也存在致命的弱点,衬垫实在是太糙了,让人又爱又恨。


Scott Centric plus


作为一个头盔里相对“偏门”的品牌,SCOTT头盔在坊间的能见度自然是比不了闪电崔克这类一线顶流,但令人意外的是,SCOTT产品的口碑却一直很好,以头盔为例,外媒编辑“愤怒的亚洲人”詹姆斯·黄就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作为车队头盔,气动取向的Cadence Plus和透气取向的Centric plus都是由SCOTT和空气动力学专家Richard Kelso共同研发,早在13年,SCOTT就推出了气动头盔Vanish Aero,但毫无意外的是,Vanish和同时代的Air Attack一样,都逃不过电饭煲的称号。全新设计的Centric plus,在风洞中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设计优化,最终实现了气动、透气、舒适三合一,并成为自家的明星产品,无论是当年的绿刃车队的公路赛场亦或是SCOTT-SRAM车队的山地赛场,Centric plus都吸粉无数。


今年SCOTT赞助了DSM车队,队员也都佩戴上了更新后的21款Centric plus,相比于上一代,新的Centric plus造型更加简洁圆润,但通风道无论是在面积或是数量上都得到了提升,因此盘点透气盔,肯定要把Centric plus算上。


POC Ventral Lite/OCTAL




如果说到北欧,我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宜家、神话、维京海盗、极圈,但第二个想到的绝对是POC,瑞典品牌POC在头盔圈子里一直是超前审美,当所有牌子还在设计老样子头盔时,POC凭借一款次时代风格的OCTAL变成了话题王,也使得POC成为了初代网红盔,随后POC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推出了各种造型奇特但被很多人喜欢的产品譬如Tempor。在前几年兴起的气动大组盔风气中,POC并没有盲目跟随,而是采用了两三代产品的滚动进化路线,首先是OCTAL+OCTAL AERO两款,来填补气动盔的空白,再其次是推出Ventral,作为比OCTAL高半级的气动盔来替代相对“敷衍”的OCTAL AERO,随后便着重Ventral产品线的开发,比如推出更注重透气的Ventral Air,后期推出更注重轻量化的Ventral Lite系列。

其实POC已经在事实上用Ventral Air替代了传统的OCTAL头盔,但根据POC官网,OCTAL作为“常青树”并没有被下架,不过以时装车队著称的英孚教育车队已经全部列装了Ventral Air,也能看得出POC方面对OCTAL的“冷处理”。如果你能欣赏POC相对超前的审美,又觉得Ventral太过昂贵,那也可以试试捡漏一个经典的OCTAL尝尝。

Lazer Z1/Blade+

百年品牌Lazer在2014年推出的经典头盔Z1直到今日都一直被职业车队使用,而对于气动风潮,Lazer表示山人自有妙计,2011年,Lazer就拿到了头盔可拆卸外覆盖件AeroShell的专利,但受限于当时Lazer对气动的理解,Aeroshell起到的作用并不一定比成熟的气动大组头盔更为显著,但在初春、秋冬、雨雪天等恶劣气候下,Aeroshell却能够让车手保持头部的热量,不过,面对各家纷纷推出专门的气动大组头盔,Lazer还是逐渐跟上了潮流,2016年推出了Bullet系列,这款头盔最大的特点是圆润的造型和可以手动打开的通风口,在2019年更新至第二代Bullet 2.0。

而传统头盔Z1,则在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原来的味道,在Z1发布的同一年,很多车队的头盔都走上了“堵洞”、“粘壳”的路线,Z1也不例外,根据UCI的规则,可拆卸的外观外覆盖件是不被允许的,因此Z1的Aeroshell也是被粘在头盔上的。Z1的通风口开口结构并不像同时期综合盔那样杂乱无章,相反,Z1的通风口排布已经是先进的纵向布局,并在头盔内部设计了风道,轻量化以及透气型并不亚于现如今的新式头盔,这也是为什么Z1经久不衰,而Lazer最近也没有打算更新Z1系列的原因。而且由于范德普尔的强势代言,Z1头盔反而因为独特的年代感而显得非常特别。

同样,在低端型号上,Lazer Blade+也继承了Z1的通风口设计与Lazer招牌的Rollsys滚轮悬挂系统,可以看做是Z1的平替产品。但Z1也仅仅是千元级的售价,相比其他品牌也算是亲民了。


Giant Rev Pro MIPS

作为一线的整车厂,不抢占人身装备的蛋糕就太亏了,但因为捷安特自身体量太大,产品线拉的太宽,人身装备的高端线一直不够“给力”,这可能和当年拉波银行车队头盔一直被Giro赞助有关,直到太阳网时代,捷安特开始为车队装备自家的头盔——Rev和Pursuit,这两款头盔开始渐渐为“捷安特头盔”树立高端形象,但无奈他们的价格还是太便宜了,相比较于其他品牌动不动一千两千的售价,捷安特在头盔领域也是秉持着“便宜量足”的性价比路线。不过捷安特在最新一代Rev Pro上终于开窍了,造型已经和现代气动大组盔接轨,十分好看,在透气性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终于褪下了“便宜货”的标签。


相比之下,造型还是上一代的Rev Asia、Rev阿佩辛版本、Rev Team CCC版本、Rev Comp显得有点过于便宜了。


Rudy PROJECT Venger/Spectrum


Rudy作为一个正统的意大利品牌,符合我对传统意大利品牌的所有想象,在10年左右的传统风格头盔中,Rudy还算是有个性的那一批,但近些年,除了Venger、Spectrum外,很难看到Rudy有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头盔了。


Venger勉强算是偏向透气的现代化大组盔,Spectrum是气动盔,剩下的Zumy、Strym、Rush、WindMax、AirStorm、Sterling等等,只会让我梦回北京奥运。当然,我对现在还坚持在头盔里加防虫网的品牌是持有十分的敬意的,长期坚守传统的设计风格可能并不会被大多数人理解,但总有忠实的粉丝会喜欢。


盘点到这,估计你也看累了,我简短的总结一下,透气型头盔其实并不是“后气动时代”的新花样,而是头盔的原始功能回归,正如碟刹车圈刹车、气动车爬坡车、机械变速电子变速一样,透气型头盔和气动型头盔二者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没有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只有自己的需求,因此二者谁也无法完全抹杀掉对方。对于我国广大部分地区而言,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闷热,因此透气型的头盔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你偏好爬坡、追求轻量化,那透气型的头盔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盘点了市面上部分品牌的头骑行头盔,以供参考。

责任编辑:Avalon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2021新款值得购买的公路锁鞋盘点

下一篇:都市潮骑任我行——狼途H20折叠自行车

大家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注册

您还可以输入200
  • 热门评论
  • IOPaiiiiii 2021-08-11 23:51

    lazer g1不配有位置?z1应该被换掉

    查看回复(1)

    +1

    1
    回复
    举报
  • 全部
  • 行者无疆168 2022-01-02 09:01

    都挺好看的

    +1

    0
    回复
    举报
  • SONG&FRIENDS 2021-08-13 23:43

    每个头盔应该都设置一个lazer那种盖子,在雨天和冷天可以保持头部温度

    +1

    1
    回复
    举报
  • J@cko肥熊 (﹃) 2021-08-13 15:19

    没有lazer g1,我就不开心了

    +1

    1
    回复
    举报
  • wangyue9 2021-08-13 12:38

    是时候换个头盔了

    +1

    0
    回复
    举报
  • 钢铁虾丸 2021-08-12 20:54

    我们这里PMT就好啊

    +1

    0
    回复
    举报
  • 骑行啤酒 2021-08-12 14:04

    戴头盔最怕闷热!

    +1

    0
    回复
    举报
  • 名字取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长才容易被记住 2021-08-12 12:17

    光头不热不热

    +1

    0
    回复
    举报
  • kingfar 2021-08-12 09:39

    不看文章都不知道,原来Rev已经改款Rev PRO了

    +1

    0
    回复
    举报
  • 大旭888 2021-08-12 09:28

    lazer早两年就都替换成新款的Genesis了 请参考珍宝世锦赛世界杯

    +1

    1
    回复
    举报
  • Sparks_chen 2021-08-11 23:21

    lazer用着挺舒服

    +1

    1
    回复
    举报
  • 加载更多
举报成功,管理员会尽快核实及处理
选择举报类型
安全提示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