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资讯

BIKETO论坛车友分享——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图文)

可以说是机缘巧合,我赶在十一前购买了LKLM环球旅行者自行车。我骑自行车单日从没超过20公里,在十一期间却冒冒失失的来了个260公里京津独骑往返,勉强算达到了LKLM有奖测评活动的参与标准。现在在这里发帖与大家分享关于这辆车的具体情况,以我自己的理解告诉大家它的优点与不足。关于这次天津之旅,我另有一贴进行了详细记录,欢迎有兴趣的车友请移步一观,附传送门:http://www.biketo.com/bbs/thread-448294-1-1.html在自行车测评结束后本帖内也会附上一些旅行照片,欢迎欣赏!放上整车照片两张: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我买的车是在敢放标配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升级,最直观的是传动套件升级为XT,大家在图上可以看到。700C的自行车非常威武,在马路上高人一头啊,痛快!我买的最小号,从外观来说已经不是最美观的状态,车架相对车轮有点小,谁让自己太矮呢。座位已经降到了最低,我身高165,上下车有点费力,但骑起来没问题,姿势合适。如果是更矮的话还是等等26版的,或者自己换个短坐杆,否者腿有可能会打直,不利于健康。车子很低调,去提车的时候德邦物流的很多员工猜这辆车的价格,没有超过2000的。绝对不显眼,大大降低丢失风险,非常满意。当然,低调中这个车还是流露出了很多高档的感觉,在各个车店员工面前他们猜测的报价基本在8000左右,懂行就是不一样啊。

车架:

对于所有关注钢架旅行车的人而言,车架无疑是重中之重,所以要先介绍车架。
这辆自行车全车没有任何减震,并且使用了高质量的钢材,采用了最稳定的结构,其结果是整车无比结实。小明不死在他的测评贴中说“这辆车就跟坦克一样”。要我说这个评价一点都不夸张。记得我骑上ATX680以后觉得弯梁车、折叠车都实在太不结实了,稍微晃晃车把自行车就颤悠。而当我骑了LKLM以后,我觉得之前那辆680简直就是塑料做的。差距就是这么的明显。我这次测评时行李不算太重,二十公斤左右,我本人七十公斤。在这种负重下过减速坎,这辆车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除了蝴蝶把偶尔的颤动,在这辆车上你找不到任何松动的地方。虽然这样会在舒适性上造成一些困扰,但他带来的巨大好处就是你的每一分力气都能用在保持车速上。这在真正的长途骑行中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在讲钢架吸震效果很好,我这一路上没有特别烂的搓板路,所以确实没有什么体验。在北京天津这样大城市间的国道上路况都是比较稳定的,要么一马平川,如果有情况那也就是减速坎或者修路留下的痕迹,这时候只要是硬车架在感受上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区别了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这几张图片是向大家展示车架主要管材之间的焊接工艺。不清楚是不是钢材焊接技术非常成熟,这几处的焊接非常细腻。虽然无法达到碳纤维车架毫无痕迹的程度,但这几处焊接点非常不起眼,挺出乎意料的。这个车给人朴素、简单的感觉,不过在细节上不马虎,从车架焊接上边可知其一二。我之前骑的ATX680虽然是铝架,不过就整车价钱来看也是很低档的材料,所以没法拿来和这种高端钢架作材质上的比较,这点比较遗憾。单纯从感觉上来说,这个钢架骑起来没有什么死沉的感觉。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我第一天将车放在了楼道里(我家楼的结构是楼道在半层处),我爷爷奶奶担心车丢了自己把车抬了半层放在屋里了。我很担心问他们这车是不是很沉,这二老却告诉我感觉车很轻啊,我突然有种三观颠覆的感觉。可能实际重量和搬运时的手感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来自材料弹性、结构等方面吧,我改天再多找几辆车搬搬试试。

货架: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稳就一个字。在以前骑车中,我是一贯的把东西背在背上,因为在一般的货架结构限制下,想把东西固定住是不可能的。而这次把行李完全挂在了后货架上,真是纹丝不动,就是在最惊险的一次,一个小面往我身上拐,我紧急避开,行李的位置也没有偏离。更厉害的是,不光行李固定的稳,这个货架在颠簸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坚固性。不仅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形,连一点响动都没有。真是令人感到安心啊。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这两张照片是货架与车价相互连接的主要结构,也就是钢片和螺丝。买车前看官方介绍说用的钢片,挺担心的,因为一说起钢片就想起钢制罐头盒的那个盖子,虽然不易折断但是也弹性十足,怕不能固定货架。不过实车的钢片非常厚实,我觉得叫钢条比较符合情况。就像我用节水龙头总觉得不痛快一样,材料这种东西上足了量总能起到好效果。螺丝号也够大,就是这里做的有点太粗犷了吧,毫不掩饰...这和整车细腻的做工有些不合。而且不经喷漆的金属条会不会生锈呢?

车包: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除了活动期间赠送的一对挂包和一个驮包外,我又额外购买了车首包。挂包后面有设计方便的卡具,无论安装还是拆卸都很快捷。本来我很担心驮包,因为它不是靠刚性卡具固定。但实际情况是驮包的固定带也非常好使,后驮包固定的也非常稳,之前的担心完全多余了。
这里重点讲讲车首包。这个车首包有快速装卸卡具,只需一个旋钮就能固定。我把钱包、手机什么的装在了里面,下车要买水或者吃饭时只需取下车首包,用购买时自带的肩带背在身上就可以了,俨然一个小挎包。包是硬质的,在行车过程中里面的东西不会被弄的乱七八糟,方便取用。这个车首包另一大的卖点是附带的地图袋。我这次出行真的是用ipad当地图和导航,能够隔着袋子操作也让这种导航方式变为可行。这个防水袋的意义不仅是下雨时能继续看地图,更重要的是能保护里面的东西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谁也不希望自己的pad屏幕进一大堆灰尘。关于这几个包的防水性,最直观的感觉是如果封口无误的话,连空气都是休想进出的。所以对于防水这点我很有信心。不过车首包的固定并不是很顺利,我这次出行测评中唯一调整的就是车首包的位置,它会和闸线管、变速线管有位置冲突,我会在接下来说到车把部分时提到。

车撑: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我在出行前骑着这个车去过三个车店,两个捷安特一个爱三希,车店里的人都对这个车撑寄予非常高的评价,说真够稳的,根本晃不动。确实,这个车撑有够结实,结实到想把停好的车弄翻都很困难。(但它却有个小问题。我订的车是最小号的,因为我自己比较矮嘛。这个车撑相对于这个型号的车显得有些长。如下图所示,地面是平坦的,车撑好后倾斜角度很小。)括号内问题已解决,车撑高度可调。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这在平时的使用中只会造成一点不便,毕竟撑起来还是很稳的。但在公路上就比较严重了。公路为了排水都是中间凸起两边下陷的,停靠时自行车都是在一个斜面上。由于这种斜面,而车撑又装在左侧(即地面较高一侧)导致车几乎是完全竖直的撑住。旁边过大车的时候卷起来的风都能打破这微妙的平衡让车向另一面倾倒。这个缺陷可真是把我困扰得够呛,希望能推出稍短的车撑,短个两厘米效果就能很好。)括号内问题已解决,车撑高度可调。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着张图片照的是五通后部车撑与车架的连接处。这个车撑的稳定性受到很多人的好评,实际使用中我也感觉它非常稳,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车撑与车架的连接。我在拍摄车架细节时拍到了这个安装点,上下两片厚钢板,中间用粗壮得夸张的螺丝拧在一起,紧紧夹在后下叉上。我着实没想到一个车撑的固定居然花了这么大心思,细致入微啊,无怪撑得这么稳。

蝴蝶把: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对于这个车的蝴蝶把我真是又爱又恨。蝴蝶把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变换多种骑行姿势,我在这次旅行中也感受到了这个优点。我差不多每一刻钟就会变一次握把方式,我还可以用类似趴把的姿势握把,这大大缓解了手套太薄带来的不适。但是遗憾的是,这个车把的几何形状不是非常完美,对实际使用并不会有任何影响,不过总归是不太顺眼。可能这也是复杂结构带来的难以避免的问题,也可能是我在安装车把时用力不对造成了变形。
这个蝴蝶把的尺寸似乎有点问题,变速器会占据我手的一个舒服位置,导致我在普通握把的姿势下手指总得拐在变速推杆上,而虎口将因此承担过多的压力。是不是标准版Deore的变速拨指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另外刹车手把和车首包支架安装位置有些冲突,如上图所示,需要经过仔细的研究调整才能让两者都合适。即便是很用心的调整,也可能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像现在我的刹车线管还是受到压迫,我还得继续调整。我觉得这个蝴蝶把中间位置太窄是导致这种冲突发生的一大原因,希望能改进。当然,也可以改进车首包固定架的结构,把固定夹的突出部分下移,避免与线管位置冲突。我自己的最新方法是把线管安排在把立上方,而不是下方,也算是解决了吧。

鞍座: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因为厂商对自行车进行升级的时候并不是只升传动,而是一个全面升级,所以鞍座也从一般的BROOKS B17有所提升,简而言之就是加入了两根减震弹簧...并附带了原装防雨罩,具体型号应该是Flyer。我骑的时间实在太短,这个鞍座似乎还没为我屁股作任何改变,真是硬啊。不过有意思的是,它似乎只硌屁股上靠内侧的某两点。虽然这两处真是疼的要死,但完全不影响其他的坐姿。旅行车用这个鞍座到底好不好,我还需要进一步骑行。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这个鞍座如果调整得当,对会阴确实能做到无压迫,而且绝不磨大腿内侧。关于会阴零压迫这点网上炒得很热闹,还有个Allay牌也经常出现。我在爱三希车店看过那样的鞍座,确实会阴部份一压就瘪下去,没有压迫。但要是再看看做工...跟这个纯牛皮完全没得比啊!牛皮手工制作,真心好看太多太多了,单从外观上看,现代设计的鞍座和brooks的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而且这两个座子价格差距不大。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这是套上防雨罩的样子。套上以后什么样其实不重要,我单独发这么一段是想说这个防雨罩质量简直无敌了。外侧是滑的那种防雨布,内侧完全是橡胶手感,带有勒得很紧的皮筋束圈,折叠起来时还能粘上魔术口卷成一小卷。英国佬奥运办的有够次,不过做这种死板的东西还真是一板一眼。这个防雨罩确实能杜绝车座蒙皮着水,好东西一枚!

轮胎: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LKLM的车辆配置单并不是每个零件都写的很清楚,其中外胎也是。官方只写明使用了世文的马拉松轮胎,其实马拉松是个大系列,里面有很多细分的型号,胎纹、结构、性能去向都各有不同。标准配置应该是Original,也就是基本型,具备很好的防扎能力,没有特别之处。最具防护力的是Plus,有Plus和Plus Tour两种,后者胎纹更偏向野路。而我车上使用的是Mondial,防护能力很好,而且这款胎的胎纹似乎大有来头,是一种非常经典而广受欢迎的胎纹的复刻,以融入最新的防刺、减重技术。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我还没有走过特别糟糕的烂路,不过碎石、碎沙状况还是遇到了几次。这个轮胎不仅滚阻低,滑行距离长,而且在沙石路况上不打滑。由于是较细的轮胎,也不会卡石子,感觉不错。我对胎纹没什么研究,放上上面的图片给各位作参考。

打气筒座管: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本来我对这款座管没有什么好期望,因为一向对多功能用品不感兴趣,觉得不在乎体积和重量的话肯定不如单独的工具好。不过这个气筒子座管在质量上大大超乎我的预期。首先上漆很好,没有粗制滥造的感觉。各个气嘴都是金属制作的,密封特别严,在上图中“KS”标志上面的金属帽就是气嘴帽,座管内有软管将其于车胎气嘴连接起来。这个金属帽不拧下来的话气筒不会有任何活动的可能,密封非常严。打气的推拉杆是通过螺纹拧在外筒内壁固定住的,平时骑行没有松动的余地。
实际使用上感觉打气气压够,但推拉行程有些短,打起气来可是要费一番功夫。而且把brooks的鞍座支在地上真心疼,我一般都把它垫脚上,用脚疼代替心疼。
由于整车结实的结构,在压上一些突起、凹陷时座杆会把所有的路况传到屁股上。所以我一直在考虑换上一个避震坐杆。如果不是特别追求速度和力量,车上带有一点缓冲结构对长途旅行的舒适是很有意义的。不仅是要坐的舒服,更重要的是不必在每个沟坎都抬起屁股而改变骑行姿势,影响节奏。

传动与刹车: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在旅行车中,传动系统并不是那么重要。官方的标配是Deore系统,我要求升级为XT系统。链条用了那个KMC的链条。一分钱一分货,这辆车在深圳整车装好后快递发到北京,一路颠簸,变速系统没出任何错位。在路上骑行时,无论前变还是后变表现都非常出色。我在路上大部分时间飞轮处固定在从小齿片数第四片的位置,然后在遇到起步、上坡的情况时调整牙盘。对于这套变速系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干净利落,不会拖泥带水,尤其是前变格外明显。而在动力的传导上这套系统也很配合整车结实的风格,感觉很硬,动力传递非常直接。这里可能有一点难讲,因为毕竟是个感觉,一定要说的话就是觉得之前骑的ATX680的传动会变形,吸收掉力量;而这个传动系统就没有这种懈怠的感觉,我觉得虽说升级传动显得很业余,但它确实也能带来很好的骑行体验。
图上这个前拨照片其实是向大家展示骑了两条国道后的链条情况,特意没洗啊!链条上满是油泥,还有不少肉眼可见的颗粒,可想路上的环境了。从远处不好拍,其实乍一看链条已经从出发时的银色变成了黑色,真是辛苦它了……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一副舒服的刹车在长距离的骑行中能减轻不少负担。在其他零件升级的时候刹车系统也跟着小升了一下,标配SD5,这上面用的是SD7。刹把运动很顺畅,我是从没用过高级货,这个刹把够我开心一阵的了。闸器回弹流畅,出力非常清晰,能做相当程度的力度控制,已经很满足平时的需求了。我个人对自行车上的碟刹没有兴趣,也从没用过,不作比对了。

其他:

LKLM环球旅行者专业长途旅行车评测—小试牛刀往返京津

这个脚踏是整个车上最有趣的零件。结构很简单,不过号很大,傻大傻大的,看着就想乐(可能是我笑点过低)。脚踏上安装的小防滑钉很起作用,一般的旅游鞋底纹会卡在这些小钉上,踩在这个脚踏上都不会打滑。

家里老人对辐条有些不满,在他们的认识中不好的辐条才会上漆,进行掩饰。这个观点应该是过时了,单纯是老人的错误认识吧。本来以为升级的时候花鼓没有变化,结果收到车才发现花鼓从久裕的培林花鼓变成了喜玛诺XT的花鼓。本来还想试试培林花鼓到底是个什么感觉呢,这次还是滚珠的。补充重要遗漏:忘记写尾灯了。尾灯的质量看上去不怎么样,用的塑料手感不太好,觉得很抵挡。电池是拆开灯安装的,拆开以后直接就看见电路板了,没有防水。单就电子电路角度来说做的真不怎么样,电池飞线就是用很一般的焊锡焊在电路板上。而且官方说是用7号电池,其实是5号。我觉得厂商是被代工给坑了吧...以上是按照零件进行的逐个介绍,现在做一点总结。这是一台非常出色的自行车。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跋涉,它都能提供非常高的品质和相当好的骑行体验。尤其在长途负重骑行中驮负能力和稳定性很高,各部分零件设计组合全面实用化,基本满足了对自行车的一切需求。在一些细节上还有改进的余地,随着车厂经验的增长,我们可以预期车把、车撑出现的瑕疵一定能够解决。

无论是在自行车器材上还是在单车旅行上,我都是个新手,帖子里估计会出不少的纰漏吧,所以我也尽量将我感受的来源解释清楚,给各位了解这辆车的真实状况尽可能创造方便。现在这辆车已经成为我的通勤车,如果我在今后的骑行中有什么新发现的话也会再来这里更新这篇测评。

责任编辑:cash

上一篇:SCOTT Scale 700系列限量版27.5硬尾山地介绍

下一篇:返回列表

大家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注册

您还可以输入200
举报成功,管理员会尽快核实及处理
安全提示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