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全新一代BMC TMR原型车环多菲内亮相
由于环多菲内在环法前,所以每年各大品牌都会把为环法准备的新器材带来环多菲内测试,所以每年环多菲内都是器材党们的盛宴。
这不,西方记者就拍到了AG2R-雪铁龙车队的车手们在使用一款新的气动大黑车,这应该就是下一代的TMR气动车了。由于外媒拍到的图片足够多,我们就来逐一解析一下新车的亮点。
由于是测试车,并没有正式Logo,下管上贴了#创造速度的贴纸。小编眼神不太好,一下看成了#CERAMIC SPEED……
纯黑的涂装不排除测试车架使用了Masterpiece系列的免涂装工艺。如果到时正式推出TMR Masterpiece,这不得要你个十几万……
现在BMC与红牛F1车队是合作伙伴,那么联合REDBULL ADVANCED TECHNOLOGIES开发全新TMR也并不奇怪,毕竟之前已经联合推出了Speedmachine计时赛车。
擅长气动设计的RBAT延续了Speedmachine前叉的设计风格,为TMR设计了一个超宽的前叉,以减少轮组转动产生气流对前叉的影响,比较像HOPE场地车的设计。本来小编我以为FACTOR OSTRO的前叉已经够宽了,结果证明我还是太天真。
▲前叉叉肩部分设计得比较厚
▲但是叉脚部分做得非常薄,降低正面投影面积
右侧叉脚为了容纳桶轴螺纹,有个变径凸起的造型。螺纹处则继续使用现款TEAMMACHINE SLR的封闭式造型。
▲左侧叉脚没有继续为碟刹夹器设计整流罩
头管部位根据UCI新规,加长了后延部分来降低风阻。整合式叉肩设计并不明显,甚至还让人感觉头管与前叉有些不匹配的感觉,令人怀疑是否会有两个造型的前叉可以与车架搭配。又或者是,中途突然改了设计……
下管使用较大幅度的变径造型,延续了整合式气动水壶架的设计,来优化水壶部位的风阻。可能BMC认为立管处的整合式水壶架意义不大,所以立管改为使用标准水壶架。现款TMR的整合式储物盒不符合UCI规则,不能用于比赛,但从五通上方的造型看来,大概率是取消了这个设计。
上管则使用了非常夸张的变径造型,中段的管径非常细,但靠近立管部位又加宽了管径,给人一种上管有折弯角度的错觉。有一说一,这个上管看起来像是CX车上便于扛车的造型设计……
五通的造型设计比较类似Madone SLR,加大了五通上部的填角造型,来优化五通部位的风阻,并且强化五通刚性。
五通与后下叉连接的造型也非常宽,所以整个五通给人的感觉非常巨大。目测是继续沿用BB86压入式中轴。
▲新车架目前仍在使用UCI原型车认证
立管使用了包覆后轮的造型。后叉没有使用常见的气动造型,新款TMR叉肩巨大的面积应该是已经做到了UCI规则的上限。
为了兼顾舒适性,后上叉的管径比较细,与巨大的叉肩形成强烈的反差。
后叉的轮胎间隙不像前叉那么宽裕,目测最大可兼容30c轮胎。
后叉叉脚使用了带有一定填角的气动设计,右侧叉脚同样使用封闭式造型。
这里有个彩蛋,车队的车安装了一款Campagnolo后拨用的直装式尾勾,造型似乎比Shimano的要短一些。
操控组件方面,配备了新款的气动一体把。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了,今年出货的现款TMR上面,已经配备了这款一体把,只是很多人没发现。所以大胆猜测一下,新一代TMR的舵管结构大概率是与现款相同的。
为了兼顾一定舒适性,座管缩小了管径,并且取消了现款那个调节范围十分巨大、又重又难用的夹头设计,改成了更简单的结构,目测能比现款座管轻不少。座管夹则是比较像DOGMA的设计,从座管后方进行锁紧。
车架几何目测也经过一定修改,范阿维马特的战车上管明显有一定倾斜,应该是没有沿用TMR系列一直以来的超长立管水平架设计,小尺寸车架的几何应该会更加友好一些。
最后,你觉得新一代TMR车架的设计怎么样?车架和前叉重量如何?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一下对这款新车的看法。
责任编辑:Avalon
好丑......
+1
22我觉着呀!我有“强迫症”一一 我还是觉着,我这操行的~ 还是铝合金的好!
+1
22第一眼看上去好奇怪,第二眼看上去更奇怪……这上管是真的不能坐了~
+1
22不喜欢这个设计,还是上一代TimeMachine Road好看。总觉的不论是山地还是公路,新款都不如旧的好看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