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全能的3D打印坐垫 Specialized Phenom Pro Mirror坐垫开箱简评
Specialized Mirror技术——利用3D打印液态聚合物,以吊床效应支撑坐骨,为座垫品类开创了新的篇章。近期我们到手了Specialized Mirror 3D打印家族的新成员——Phenom Pro Mirror坐垫,下面简单开箱一睹为快。
Phenom系列是Specialized坐垫家族中最长的存在,从鼻尖到尾部长约27cm,Phenom始终保持长鼻设计,Phenom也普遍被车友们认为适合应用在山地车上。不过官方宣称Phenom Pro Mirror坐垫是从”世巡赛车手到速降世锦赛冠军Loic Bruni“共同的选择,因此无论是公路骑行、Gravel、山地越野,它都能胜任。
产品规格:
名称:Phenom Pro Mirror坐垫
技术:Mirror 3D打印技术
材料:再生碳纤维、注塑尼龙基板、中空钛轨
尺码:143mm
重量:262克
Mirror技术是使用3D液态聚合物打造的座垫本体,毫无疑问,Mirror 3D打印技术掀起了自行车坐垫的3D打印风潮。Phenom Pro Mirror坐垫拥有约20,055个支柱和约8,735个交叉点,同时通过使用更深的凹形外壳来容纳更厚Mirror材质。3D打印技术带来的最大优势是舒适度的提升,复杂的蜂巢结构可以无级调节材质的硬度,达成不同密度的分区,这是在泡沫上无法实现的。
但是哪里该软?哪里该硬?这就完全是个技术活儿了,Phenom Pro Mirror同样使用了Specialized独家Body Geometry技术,结合庞大的Retül数据以及数十年的经验,通过压力绘图、单盲舒适度研究,甚至是血流研究,进行合理的人体工学设计和骑行科学验证,3D打印的座垫主体能够在更大面积下给予坐骨适宜的支撑。Phenom Pro Mirror坐垫对比传统泡棉座垫,将坐骨压力降低约28%。
中空的六边形蜂巢让我们更加清晰得看到Mirror 3D打印技术的具体展示,实际上内部不同密度的液态聚合物联结地更加细密紧致,坐骨区域、坐垫两侧、鼻头前端等不同位置的聚合物密度和实物手感都有着明显的区别。由于其相对“细长”的造型,相比Power以及Romin系列,Phenom Pro Mirror中部开孔区域更加收敛一些,视觉效果上更“苗条”。
坐垫整体设计非常平,尾端也没有特别的凸起设计,平缓的设计方便不同骑乘姿态下臀部的快速切换和移动,在复杂地形时可以灵活选择坐骨的落点。
▲尾部底板印有“Specialized”logo
Phenom Pro Mirror坐垫的优势在于能够带来更多的前后移动空间,且在摇车高功率输出后更快速找到坐垫,在爬坡时也更容易在摇车与坐踩之间切换。
坐垫底壳采用再生碳纤维,Specialized将废旧的碳纤维从垃圾堆中回收,同时创造一个轻巧耐用的座垫。尾部同时有SWAT™安装孔可实现简约优雅的物品收纳方案。Phenom Pro Mirror坐垫有两种坐垫宽度:143mm和155mm可选。
▲装车实际效果展示
装车之后,小编对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骑乘体验。从观感上来说,坐垫中部几乎完全平坦,后侧略微上升以提供支撑,两侧逐渐变薄并向下弯曲。
从实际体验上来说,高密度的Mirror液态聚合物让整个坐垫有着很好的支撑力,它绝不是“移动大沙发”的感觉,臀部的舒适区被放大,坐骨周边舒适且有支撑,让人感觉很平稳很牢靠。这就是Mirror 3D打印技术的神奇之处:它利用吊床效应实现全新的坐骨支撑体验。
密集打孔的坐垫表面不仅能带来长时间骑乘中极佳的散热效果,同时细微凹凸不平的表面有着良好的附着力,也能更好地“锁定”屁股,即使是高频坐踩,屁股也不会有太大的移位。起伏路段在摇车和坐踩的来回切换中,细长的鼻头也不会摩擦大腿内侧,中部开孔位置非常柔软,减轻了爬坡姿势下对软组织压力。
Mirror 3D打印技术在Phenom Pro Mirror坐垫上的成功运用,提供了更精准的支撑调校和更为舒适的骑乘体验,Phenom Pro Mirror值得体验。
责任编辑:KzMe